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茶汤到底要不要出尽?”
有茶友问:“不是说健康饮茶要“茶水分离”吗?怎么我看有人用玻璃杯或者大壶泡茶时,每次添水时茶杯中会留三分之一的茶汤?”
还有茶友问:“我用紫砂壶泡茶,要是没有把水倒干净,是不是就叫做坐杯呢?坐杯和闷泡有怎么区别呢?”
其实上面的问题,都牵扯到茶叶冲泡时的几个概念,分别是“留根”、“坐杯”和“闷泡”。
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又有哪些适用范围?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涨涨知识。
“留根”
留根指的是:每次倒出茶汤时都留一部分茶根(也叫汤底)在冲泡茶器中,然后注水冲泡下一道。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滋味得以延续,风味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
“留根”泡法常见于冲泡滋味浸出率很高、且不怎么耐泡的茶叶。留多少由茶性及茶量定。有出六分留四分,也有出七分留五三分等。
、最常见的就是用玻璃杯泡绿茶或新白茶的时候。、
比如在用玻璃杯冲泡绿茶、白毫银针、白牡丹时,我们会留下部分茶汤,以延续茶叶鲜爽甘醇的味道。
留部分茶汤在杯中,相当于延长了茶叶在水中的冲泡时间,可以使下一泡茶汤有着更好的口感体验,也可以均匀茶汤浓度,避免出现前几杯柔滑鲜香,后几泡变宛如白水般的窘境。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用盖碗泡白茶时,可不可以采用留根泡法?”
如果用白瓷盖碗泡白茶,不建议茶友们用留根法,最后几滴茶是精华成分,如果没倒尽,茶汤浓度不够;如果用留根法,茶叶一直泡在水里,等到下一泡茶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因为泡得过久而苦涩。
2、除了玻璃杯,用大壶泡花茶和红茶,也是使用留根泡法。
试想一下,那么一大壶水闷泡茶叶,茶叶的浸出率估计到达80%,甚至更高,如果不留下部分茶汤做“底料”的话,估计第二壶茶,就没有喝的欲望了!
“坐杯”
从字面上讲,“坐杯”就是让茶叶坐在杯子里。
实际上是等待茶叶中的物质析出,让这些滋味物质均匀扩散而延缓出汤的时间。
平时我们泡茶时坐杯,往往是因为茶汤变淡了,喝在嘴里没啥滋味。
但看茶叶,它还没有完全舒展,丢了又很可惜。
这时候,我们就会延缓出水的时间。至于延缓的时间,要根据茶汤的浓淡情况判断。
如果是冲泡白茶,到第5泡时建议延缓8—10秒左右出水,茶叶和水多接触一会儿,滋味释放会多一些。
如果到了第八泡,坐杯的时间会更长一些,约1分钟。
坐杯和闷泡,是不一样的性质。
“坐杯”
从字面上讲,“坐杯”就是让茶叶坐在杯子里。
实际上是等待茶叶中的物质析出,让这些滋味物质均匀扩散而延缓出汤的时间。
平时我们泡茶时坐杯,往往是因为茶汤变淡了,喝在嘴里没啥滋味。
但看茶叶,它还没有完全舒展,丢了又很可惜。
这时候,我们就会延缓出水的时间。至于延缓的时间,要根据茶汤的浓淡情况判断。
如果是冲泡白茶,到第5泡时建议延缓8—10秒左右出水,茶叶和水多接触一会儿,滋味释放会多一些。
如果到了第八泡,坐杯的时间会更长一些,约1分钟。
坐杯和闷泡,是不一样的性质。
推荐文章:
不是所有“白茶”都是白茶
宝洪茶历史记载?历史传说?
喝乌龙茶你喝对了吗?
黄茶:温暖的黄温情的汤
柠檬红茶的制作
白茶散茶、饼茶真的只是形状区别吗?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小茶馆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