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馆(自适应手机端)

白茶与老白茶酮

小茶馆 0

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作为具有保健功能的风味饮品越来越受到欢迎。白茶不炒不揉,仅有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的加工工艺符合人们追求自然健康的现代生活潮流。

经过长时间适宜条件下贮藏存放的年份白茶被认为具有比新茶更好的保健功能,在主产地福建省福鼎市素来就有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并将其作为抗炎降火的良药,对感冒、喉咙肿痛、牙疼等有较好的功效。

近期,本课题组在年份白茶中发现了7个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黄烷醇类(N-ethyl-2-pyrrolidinone-sub-stitutedflavan-3-ol,EPSF)成分,由白茶中的主要儿茶素类成分(EGCG、ECG、EGC、EC等)与游离茶氨酸在长时间的贮藏过程中反应生成,生成量与白茶贮藏时间成正比,预计与年份白茶的风味品质和保健功效具有关系。此外,国内的一些其他研究团队在黑茶、白毛茶等茶叶中也发现了EPSF类成分。一些茶企与茶叶从业人员将该类成分简称为“老白茶酮”。

EPSF类成分与白茶贮藏年份的关系

本课题组选用不同年份的市售白茶(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进行研究,发现年份白茶中的EPSF类成分的含量随着贮藏年份的增长而增加。

在1年、2~4年、>4年的白毫银针白茶组中,7种上述EPSF类成分的平均总量分别为0.754、0.761、1.340mg/g,在1年、2~4年、>4年的白牡丹白茶组中,7种上述EPSF类成分的平均总量分别为1.009、1.028、1.930mg/g,EPSF类成分的含量与白茶的贮藏年份间呈现强正相关性。 


推荐文章:
黄茶:温暖的黄温情的汤
宝洪茶历史记载?历史传说?
不是所有“白茶”都是白茶
白茶散茶、饼茶真的只是形状区别吗?
喝乌龙茶你喝对了吗?
柠檬红茶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