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馆(自适应手机端)

难得一见 顾老与4位名人合作款紫砂壶

小茶馆 0

  在顾景舟大师几十载的壶艺生涯中,不仅与书画名家合作在紫砂壶上落墨削泥,还与美术学院的造型设计大师合作,诞生了一把把经典茗壶。

  今天我们来看顾老与4位美院教授的艺术唱和,感悟大师联袂制器的无穷魅力。

  一、芝灵——顾老与中央美院教授于耀忠合作款

  芝灵壶,又称扁笠壶,此壶造型古拙、姿容挺秀,线条明承暗合,转折适度,自有韵味。壶嘴自然胥出,壶把简洁有力,形态灵动自如;纽盖塑形别致,口盖严丝合缝,尽显功力。

  整器布局巧妙,别出心载,气韵端庄稳重,转合之间极尽精微又浑然天成,借着陶都窑火的艺术铸成永恒,文人情怀跃然而出。

  此壶为顾景舟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制,由中央美院教授于耀忠设计,当时共同创作此壶原本为参加展览而特制。

  而在展览前夕,其胞弟顾陆舟的孩子突发疾病,因当时家庭条件差无钱治病,顾景舟先生当即决定放弃展览把壶送于其弟,让其弟卖壶换钱给孩子治病。从中体现了顾景舟先生亲情高于名誉的崇高品质。

  二、此乐提梁、雨露天星提梁——顾老与清华美院教授韩美林合作款

  ▲此乐提梁

  此壶创作精髓在于高而突出的提梁,动势飞扬,协调呼应。从紫砂壶的工艺角度,提梁越高制作难度越大,需要制壶者对紫砂的泥性有绝高的把握。

  顾景舟先生将超高提梁的紫砂壶从设计稿变为现实,每一处细节,每一种角度,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足见其功力。

  ▲雨露天星提梁

  此壶又称为提梁磐壶,特点为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畅,充分掌握运用了雕塑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

  提梁及盖的设计新颖、大方、突出;壶身丰厚扁圆,稳住了上半部的飞扬动势,为整体的造型起到了关键作用;流则浑厚有力。远观此壶有如飞鸟于天之感。

  壶身刻有篆书“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之铭文,为韩美林书写。字体书写流畅、娴熟、功力深厚,为此件作品增添了活力。

  三、玉璧提梁——顾老与清华美院教授张守智合作款

  1988年顾景舟大师,在张守智教授玉璧提梁设计的基础上,参考古代玉璧的图样,将盖面制成“谷纹玉璧”的形状,故称之为玉璧提梁壶。

  ▲张守智 玉璧提梁设计手稿

  ▲战国中期至西汉 谷纹璧 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壶的亮点与点睛之笔,就是谷纹玉璧壶盖,其制作比整把壶还要费工费时。

  采用双层设计,上层盖面装饰谷纹,颗颗谷粒作萌芽之态,排列匀整有序;中间镂空,镂空的孔璧为壶钮,底部下凹,气孔开在上下的夹层之中。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大师的巧思与匠心。

  四、提璧壶——顾老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高庄合作款

  顾景舟与高庄,联袂创作,在长达三个月的反复修改摸索,撷取众长之后,提璧壶于焉问世。当年共制三件,此后的二十余年间,顾景舟又在此基础上陆续作了一些微调,是顾老毕生倾力最多的经典之作。

  ▲ 南京博物院藏品

  顾老不同时期制作的提璧壶,在细节上有不同的变化,壶友们可以比较一下,提璧壶究竟有多少种变化?

  1979年8月,顾景舟特别撰写一篇名为《提璧茶具》的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上,显示出顾老对此壶的看重。

  1956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11月20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这四把名人名家与顾景舟合作的紫砂壶可谓是一代传奇,成为圈内佳话,顾派经典。



推荐文章:
20把壶,能认识3把,你就是高手
10把顶级紫砂混方器,带你体验极致方圆
他是中国最“吝啬”的画家,不肯为壶书
坐着“玩”泥巴,就玩出了天价?真没你
季益顺大师作品欣赏
远离病毒,老白茶要这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