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馆(自适应手机端)

男人爱“瓢”,什么石瓢堪称紫砂精品?

小茶馆 0

  宜兴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品种数以万计,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壶型中,有那么一款壶,从被创作出来就大受欢迎,并且一直到如今都长盛不衰,那就是石瓢壶。

  有壶友调侃说男人都爱“瓢”,确实,作为经典壶型之一的石瓢,以智欲其刚,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精髓,蕴精气神韵于一身,历来被视为壶之智者。

  若要说石瓢受欢迎的原因,大可以说它简洁实用、质朴典雅、刚柔并济,但好像又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今天就来欣赏一下精品石瓢的特征,看看能不能得出最终结论。

  01石瓢的演变

  说精品石瓢的特征,得先了解一下石瓢一路演化的过程。

  其实石瓢壶的演变是一路沿着“实用”这两字来的,它首先是什么造型,最初记载说它是石铫(东坡的苏东坡提梁石铫),从最初的东坡石铫,用来煮茶,然后再到曼生的石铫。

  东坡提梁

  刚开始也是有提梁的, 后来把提梁去掉变成横把。这也是为了更实用,因为它更适合从明朝开始的冲泡法,就是饮茶。

  曼生石铫

  后来演变为子冶石瓢,很明显,把三角形已经很明确的确定下来了,而且它显得骨骼惊奇。

  子冶石瓢,三角形转折角度都非常明显,所谓骨骼惊奇,所以在文人看来,子冶石瓢说是有竹子的风骨。

  子冶石瓢

  而到景舟石瓢,又是一变。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顾景舟就是用了这句话中的一瓢饮,所以把石铫改成了石瓢,一直沿用到现在。

  而顾景舟把这个壶型由三角形压成了梯形的感觉,壶型变扁,线条柔和,变得圆了,壶盖外沿也变薄,把壶钮变成缓坡的拱桥,也有人说,有点像如意。

  景舟石瓢

  壶把也变得浑厚多了,也就是顾大师削去了子冶的一些刚烈气,注入了“厚德载物”的元素。

  子冶、景舟,这两款,就是目前最有名的两款石瓢造型了。

  02精品石瓢的特点

  因为沿着“实用”两字一路演化,所以石瓢以骨肉亭匀者为美,崇骨力、厌肥肿;慕简洁,恶重饰。除整体形制有几点平行之要求外,其流、盖、身筒、钮、把、足亦是自得章法。

  徐汉棠曾经谈过精品石瓢壶的特点,他认为应“造型简练,古朴大方,端庄稳重,刚韧有劲,敦实调和”,显示出“神韵齐全,风度大气,实用大方”。

  从壶体看,须刚中寓柔

  两条抛物线结合,构成“石瓢”壶体:一条从口到身与底的转折处,一条从底中心到底与身的转折处。两条抛物线要运用得当,结合恰当,感觉刚中有柔。

  从壶盖看,须和顺有劲

  “高石瓢”壶盖粗看平展,细看中高周低,中点和边沿的高程应有1毫米差距。

  盖板线要圆整有颈、丰润挺秀、厚薄适度,下边与口结合严密,上边与盖面交接和顺。

  从壶钮看,须缓转匀称

  盖上的钮为拱桥形,高矮、跨度要符合比例,变化丰富。桥中央最狭,慢慢向两面坡状下延至盖面,与盖的结合处要形成三分之二椭圆形,交接若明若暗。

  拱洞也是三分之二个椭圆,与盖面结合缓转匀称,与桥体形成呼应。桥的两坡对称。

  从壶流看,须比例恰当

  壶流为直筒暗接,续出自然。长短、粗细恰当,不可相差丝毫。嘴端1厘米左右是直形,直形以下渐粗并漫延入壶身,似从壶身生出。流的角度要恰到好处,面要平整,内孔要圆,内径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出水劲冲,不涎水。

  从壶把看,须自然流畅

  壶把与壶流对称,壶把内外都是和顺流畅的三角形线条,把与壶身续出自然。把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使用舒适。

  从壶底看,须匀称统一

  壶底部围棋足与底面结合清晰利落,布局呈等边三角形,间距匀称,轴线不偏,整体统一。

  写到这里,我觉得石瓢从古至今长盛不衰的理由,是因为它的壶型比例符合美学的“黄金分割率”,它就像一位音乐家创作了一首经典的曲子,美妙动人。

  后来的演奏家在演奏这一首曲子时,都能根据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断创作、演奏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新曲,从而名曲长演长新,长演长盛。

  石瓢壶从诞生的一天起,就和简洁、实用之美联在一起,和人们日常生活联在一起。

  我也相信,只要茶文化存在,质朴、典雅、实用的“石瓢”就一定会存在,并随着时代和人们审美意趣的变化而继续发展。

  最后,还是那句话,男人都爱“瓢”,你现在知道如何挑选那把属于你的精品石瓢了吗?



推荐文章:
白茶到底能不能用紫砂壶来泡吗?
以假乱真,紫砂花器的仿真世界
马未都谈收藏 | 30年升值3000倍的壶长什么
马首回归圆明园 | 国宝归国难,细数那些
紫砂鉴赏 | 咸子情 · 心经裙欢
紫砂鉴赏 | 许定华 · 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