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爱喝白茶的人都关注过老白茶是如何作假的。但是很少有人分析过低品质新白茶是怎么出来的。这不代表不存在,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黑暗的一面。今天就是这个话题。
低品质,包含两大个问题:
一、原料掺假
二、非核心产区
三、工艺偷工减料
(通过作假,最便宜的寿眉,10元/饼就能实现,这是事实。)
先说下第一个:原料如何掺假。
1、用福鼎以外产区的白茶来制作,众所周知,大方面来说,目前大家公认的白茶主产区是福鼎市,出了主产区,那原料的价格自然要便宜很多,比如:
①用建阳的白茶掺进去,同样打上福鼎白茶,多少人能认出来?(同样是白茶工艺制作)
②拼配云南月光白,这样你能看出来吗?(原料工艺有相似之处)
③同样是福鼎的原料,茶树品种不一样,工艺一样,看分辨出来的人更少了吧?
以上3点,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原料惨假手段,因为外形差不多,一旦惨进去能大幅降低成本,没有经验的人极其容易上当,一个比一个含金量高。
二、非核心茶区原料
核心产区,顾名思义,最适合白茶生长的环境。非核心产区出来的原料,可能因为海拔,土壤,小流域气候等原因,会大幅降低风味的形成,从而,市场的认可度不高,这样的原料价钱自然也会低很多。从经验的角度来看,核心产区和非核心产区,同样是最低级别的寿眉,他们的陈本能差出一半。然而,外形开起来区别并不大,他们的最大价值区别在于口感和香味。
三、工艺偷工减料
很好理解,但是问题比较复杂。首先,如果是同一产区的话,单纯的晒,就为晒干,就像晒衣服那样,你懂的,完全没有技术含量,同时,可以大大的提高产量,节省劳动力。
白茶,表面看起来是晒就,但是标准的制作工艺很讲究,也费时费力。
首先:晒白茶时,太阳太大不行,没太阳不行(天气不好最好不采摘);
其次,必须在竹纸筛子上晾晒,而不是铺洒到水泥地板上,这样很容易造成“死青”现象;
再次,标准工艺里面还需要闷堆,这个过程很需要经验,然,偷工减料的就直接省去这个过程了。
最后,还需要烘焙,现在有多少白茶经过轻微烘焙?烘焙可以保证含水率达标,这样后期存放才不会变质,烘焙可以打通白茶的任督二脉,逼出白茶的新气,等等好处。这个过程耗时,耗力……目前大部分人直接省略了。
工艺,不仅是简单的影响口感,品质问题,他将直接决定茶是否适合存放,是否在存放中能转化。
简单大体的介绍一下三种低价白茶是怎么做出来的,大家在购买茶叶的时候也好有个参照。
白茶市场逐年火热,利益的驱使,难免出现个别投机者。
以上三种掺假方式做出来的白茶,除了品质不高之外,它最可恶的一点是:这样的茶,假如你收藏了5年,10年,那最终的结果是要么变质(含水量不达标),要么根本不转化,它只是老了,年龄增长了而已——花了钱,买了垃圾,收藏了垃圾,谨慎花了钱伤了心废了情。
推荐文章:
淡而不薄是白茶,白茶有什么特点?
龙井茶怎么泡才正确你知道吗?
炒青和碧螺春之间的区别
福鼎白茶发展历史之民国时期
乌龙茶那么多 我们该怎么来称呼它们呢
武夷岩茶手工制作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