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馆(自适应手机端)

安化木杨荒野山头千两茶的品鉴介绍

小茶馆 0

都说好茶是有灵性的,而赋予好茶灵性的正是寂静之余下,那些清晰动人的细节。从美学欣赏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每天都在喝茶的人不知何为好茶,是一种遗憾,那么这个人对于细节的无心,就是一种悲哀了。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正是这些细节,感之于口,便是愉悦;品之于境,便是回味;悟之于心,便是真意。细节是好茶最柔软、最鲜活、最感性的部分。没有了细节,茶之生命就丧失了高贵矜持的品格。好茶最精彩动人的一面,永远在那些善于用心绽放细节之花的茶者手里,意犹未尽地缠绵着。

对于沏好一泡品鉴级好茶,有经验的茶者都明白一个基本的沏茶原则,那就是,沏茶之初是不宜闷泡的。道理有二:其一,闷泡会使得叠加在茶本底之上的工艺痕迹过快释放,从而模糊茶的山头气息;其二,闷泡会导致茶内含物集中释放,而集中释放的结果就是掩盖山头茶的个性特征,混沌品鉴者的细节感知。我们以冲泡一道采用安化木杨初夏荒野茶青踩制而成的山头千两茶为例,详细分析一下如何依据沏好茶的原则来正确彰显一泡品鉴级山头茶的细节,并感悟这些细节是如何通过赋予身体生理愉悦感,从而激发品饮者对话自然的心理暗示。

第一步,茶器选择

不同于仲夏以后的粗老茶青,木杨初夏的荒野茶青色泽均匀而有韧性。这个时期的茶经过整个春季生气勃勃的积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含,加上千两茶浑然天成的工艺特征,使得其茶品口感清甜醇厚,饱满耐泡,宜用紫砂诠释。但考虑到新茶因素,笔者以为采用聚气、薄胎的水平紫砂壶为佳。

第二步,投量选择

古人云:“茶重则味苦香沉,水胜则色清气寡”。意思是投茶过量,滋味会浓重,香气反而下沉而不显了;投茶太少,滋味淡薄,香气飘而无垠。对于一款具备优秀品质底蕴的山头荒野茶,投茶量选择的原则是既要避免滋味寡淡,又要保证茶香清晰而不混沌。我个人的经验,千两紧压茶最合适的茶水比是1:20,以80-100ml的水平紫砂壶为例,也就是4.5-5.5克左右,不能破碎,最好整块投茶。

第三步,沏茶手法

沏茶有“冲”和“泡”两种。冲茶意在激发茶气,张扬香气;泡茶意在均匀出汤,持续稳定。木杨茶的生长环境以山林烂石土壤为特征,其茶香除了甜韵,还有一种山野林韵的气息在。沏茶之目标,既要确保茶汤的甜韵,又要彰显汤香的山野个性。

品鉴过程

醒茶的前两泡,务必是高温沸水,快进快出。既达到唤醒茶的目的,又不至于因闷泡而模糊茶香的细节。此时的茶汤,在灯光的映照下,一如既往的干净通透、金黄透亮。举杯品茗,可清晰地感觉到一股甘甜之香。这种香并不张扬,安静祥和,不同于那种故意营造的香。待三泡过后,茶气苏醒,叶底散开,冷杯留香与茶汤饱含感均丰富起来,茶汤的滋味也就进入最佳状态了。

口感方面

跟其它安化纯正高山荒野茶一样,不苦不涩,幽幽的薄荷甜。只是在薄荷甜之上,这款木杨千两分明还叠加着一种林间山野的香韵,这种韵既沧桑又细腻。因为它的存在,最初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甜香变得真实起来,在口腔中肆意地漫延,让你很难忽略它的存在。喉韵方面:茶汤入喉,恰如一股温泉愉快地温暖着粘膜的触觉,体贴而温柔。余韵方面:口腔残留的纯粹感如雨露甘泉,润物无声地挑动着舌面的味蕾以及龈齿间的触觉,由此滋生而来的生津回甘让人忍不住吞咽回味起来!很快,一股温热沿后背脊梁而上,由不得你淡定,茶气已欣然融入你的思绪。

荒野山头茶的茶汤一旦进入最佳品饮阶段,在始终保持高温冲泡的前提下,就可以维持1-2秒的出汤速度至10余道左右;5-10秒的出汤速度至15道左右;15道过后,则需根据茶汤的颜色逐渐延长出汤的世间至60秒左右;20道过后就属于尾水的范畴了,尾水的特征是汤淡而甜,香清而幽,维持尾水就需要重闷了,一帮3、5泡没问题。维持不同出汤速度,其目的在于保持茶汤应有的饱和度,使得茶汤滞留在口腔的甜感、顺滑度以及余韵始终保持安静愉悦的状态。

林清玄相信:“茶是为了友谊而存在世间的,最好的茶是为了知味的人存在世间。”言下之意,只有知味的人才懂得欣赏好茶,因为只有知味的人愿意安静地感知好茶的细节。诗人布莱克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无限,刹那即永恒。”让我们真心感知每一道好茶的细节,让每个细节赋予身心的精彩扬起心绪的激情,让每次茶之品鉴,温柔以待。


推荐文章:
秋冬温暖旅程,从一杯红茶开始
什么是拼配大红袍?
这些红茶入门知识一定要了解!
龙井茶冲泡贴士
白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
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六大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