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为国饮,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人喜欢喝茶,也有“以茶待客”的风俗。对中国人而言,茶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华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茶也越来越被外国大众所接受,在茶界里也产生了很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冷门知识,譬如:Blacktea在英文里是红茶的意思,而不是黑茶。
那么,为什么黑茶英文名不是Blacktea呢?
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即乌龙茶,半发酵)、黑茶(后发酵)、红茶(全发酵)。
But,歪果仁对茶叶的关注点显然跟我们不在同一个频率。红茶作为他们最先接触到的茶类,在他们眼中,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制成后,茶叶呈黑色,因此便简单直接地称其为“Blacktea”。
于是,只剩下Darktea给黑茶了。
黑茶的英文得名也是与其外形有关。黑茶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后,叶片多呈黑褐色,因此被称为Darktea。
“黑茶”二字,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陈讲奏疏:“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甘肃通志》)。此茶系蒸后踩包之茶,具有发酵特征,实为黑茶无疑。
黑茶,又叫番茶,旧时,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蒸青团茶运输到边塞地区,需要肩扛马驮,长途跋涉,其间由于湿热作用,使茶叶发生了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碧绿的蒸青绿茶运到了遥远的目的地,其外观自然氧化变成了乌黑色。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黑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喜爱黑茶,就想对它多一些了解,想把黑茶喝的明白,就要先弄清它的分类。
黑茶属后发酵茶,历史上曾长期以边销为主。按照地域分,主要有湖南黑茶、广西六堡茶,云南黑茶、湖北黑茶、四川藏茶等。
湖南黑茶
主要发源于湖南安化,故称“湖茶”,因古时茶叶制造都是在伏天制造,又称为伏茶,后演化为“茯茶”。过去湖南黑茶主要集中在安化生产,现在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
湖南黑茶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烟香。由于黑茶的后发酵特性,它也是茶叶中在一时期内,存放时间越长,滋味越甘醇,香气越愉悦的一类茶叶。
湖南安化黑茶是指以湖南安化本地群体种的茶树(主要为安化当地品种)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发酵、松柴明火烘焙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干茶或以干茶为原料蒸、踩、压而成的紧压茶的总称。
安化黑茶历史悠久,品类丰富,分类较细致且很有体系。从工艺和形态上主要包括“天尖、贡尖、生尖【清乾隆年间晋陕茶商在安化采购引茶就地制作而成】、“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以及“花卷千两茶【清道光元年至同治年间】”,简称为“三尖、三砖、一卷”。
三尖
采用原料较细嫩的黑毛茶加工而成,篾篓荼装。三尖茶原料相对较嫩,旧时都作为皇室贡品。
根据原料等级不同,分为天尖、贡尖和生尖。
天尖(湘尖一号)以一级安化黑毛茶为原料。
贡尖(湘尖二号)以二级安化黑毛茶为原料。
生尖(湘尖三号)以三级安化黑毛茶为原料。
三砖
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拼配、渥堆、压制定型、干燥、成品包装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
根据选用原料以及部分工艺程序不同,分为黑砖、花砖和茯砖。
黑砖:是三砖中最早出现的品类,最初称黑茶砖。
花砖:由花卷茶(千两茶)演变而来,因砖面四周印有花纹而得名,原料与花卷一致,但工艺大不相同。
茯砖: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砖茶”,其药效似土茯苓,也被称为“茯茶”或“福茶”。有一道特有的发花工艺,会产生一种独特益生菌—“金花”(冠突散囊菌)。
花卷
源于清道光年间,茶商采办的茶叶经去杂、筛分、蒸揉、干燥后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改成小圆柱形称“筒子茶”,又叫花卷茶,每支重一百两,称为“安化百两茶”。
后清同治年间,茶商在百两基础上,重量增加为每支一千两,外用花格篾篓,内贴蓼叶、棕片、踩制成花卷茶,俗称“安化千两茶”。
“花卷”茶以二级、三级安化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过筛分、拣剔、拼堆、汽蒸、装篓、压制、凉制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外形呈长圆柱体状的安化黑茶成品,以及经切割形成的各种规格的茶饼。根据重量规格分为千两茶、五百两茶、百两茶、十两茶等等一系列产品。
安化黑茶的神奇之处在于金花,即加工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金黄色颗粒,研究发现这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益生菌体,专家命名为“冠突散囊菌”。
广西绿堡茶
六堡茶是选用广西梧州市六堡镇的六堡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因产于广西梧州市六堡镇而得名,是盛名在外的历史名茶。在清朝末年就开始销往南洋,开启了茶船古道的侨销之路。六堡茶品质独特,香味以陈为贵,在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等地有广泛的市场。
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传统工艺六堡茶制作工序为杀青、揉捻、闷堆、复揉、干燥,制成后自然陈放。现代工艺六堡茶在复制工艺中加了冷水渥堆的过程,加速了其发酵的进程,然后蒸压装篓,堆放陈化。
传统工艺六堡茶按采摘嫩度可分为:
茶谷:采用社前茶、明前茶、雨前茶、春茶、秋茶、霜降茶、冬茶的嫩芽部分制作的六堡茶。
二白茶:避开茶谷的采摘时间,等茶芽长高后,把茶芽、中叶、粗老叶一起摘下,也不反复揉捻,直接成茶,该茶是粗叶、嫩芽混在一起,有黑有白,故称作二白茶。
中茶:春末、夏、初秋采制的中等嫩度的茶。
老茶婆:茶农采摘的当年或隔年的老茶叶,捞水杀青,存放自饮的茶叶,口感独特。
现代工艺六堡茶:上世纪60年代初,六堡公社成立了六堡茶厂,既收购鲜叶,又收购毛茶进行精加工,按照国家规定,将六堡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并有严格的评价标准。
在汤色口感方面,两者区别相当明显。传统工艺六堡茶相对鲜度、收敛性更高,香气偏新鲜的植物香气和甜香,新茶一般汤色偏橙黄或浅黄,随着年份的增加,汤色可逐渐加深至橙红、酒红色。现代工艺六堡茶外形匀称,条索粗壮,颜色黑褐光润,或略有“金花”,汤色红浓,香气醇厚,滋味浓醇爽口,呈现“红、浓、醇、陈”的特点。
广西六堡茶有越陈越香的说法,也是茶叶中第一个没有保质期的茶类。在合适的环境中,可以长期存放。广西六堡茶也是很著名的药用茶在消暑祛湿、调理肠胃、消脂去腻等方面,功效则更为突出,六堡民间常把已贮存的陈年六堡茶用于治疗痢疾、除瘴、解毒等。
湖北黑茶
湖北黑茶是湖北出产的青砖茶的总称。别称青砖茶,又称“川字茶”,主要产于湖北舌耕内咸宁地区的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
制造工艺比较精细,品质要求较高。一级茶,条索较紧,稍带白梗,色泽乌绿;二级茶,叶子成条,红梗为主,叶色乌绿微黄;三级茶,叶面卷皱,红梗,叶色乌绿带花,茶梗以当年新梢为主。
经蒸汽高温压制而成的青砖茶,汤色澄红清亮,浓酽馨香,味道纯正,回甘隽永。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还具有化腻健胃,降脂瘦身,御寒提神,杀菌止泻等独特功效,是其它茶类所不及。
四川藏茶
主要产于四川雅安,指在西康汉区(现四川省雅安市范围)专为西藏及周边藏民汇集区消费的全发酵砖茶,主要供给西藏、青海和四川藏区而得名。
藏茶是黑茶的鼻祖,古时由于四川的茶叶要运输到西北地区,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减少体积,蒸压成团块。在加工成团块的工程中,要经过二十多天的湿坯堆积,所以毛茶的色泽逐渐由绿变黑。成品团块茶叶的色泽为黑褐色,并形成了茶品的独特风味,这就是黑茶的最初由来。
传统藏茶花色品种繁多,主要有金尖、康砖、金仓、金玉、雅细、毛尖,现在只生产康砖和金尖。康砖和金尖都是经过蒸压而成的砖茶。康砖品质较高,金尖品质较次。两者加工方法相同,不同的只是原料品质有差异。
四川藏茶按销路分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两大类。
南路边茶是由四川雅安、天全、荣经等地生产、压制成紧压茶——康砖、金尖后,主销西藏,也销青海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路边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是将鲜叶杀青后,经多次“扎堆”、“蒸”、“馏”后晒干制成,藏茶茶汤透红,茶味地道,饮用时爽口酣畅,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入口不涩不苦、滑润甘甜、滋味醇厚。极具收藏价值,它是古茶类中收藏值最高的茶种。
西路边茶是四川都江堰市和北川、平武一带生产的边销茶,原料粗老,茶法简单。采割后的枝叶,经适当切铡高温杀青后直接烘干或晒干即成。蒸后压装入篾包制成方包茶或圆包茶,主销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
黑茶其实很好辨认,大部分外观粗黑“丑丑哒”的它,很少会与其它茶类混淆。虽然貌不惊人,黑茶却是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的茶类,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除此之外,黑茶还能够长期存放,而且有越陈越香的品质,饮用价值和金融价值都值得期待。
黑茶细分起来有很多品类,经常饮用,便会体验到它带来的益处,也总能品味出最适合你的那一款。
推荐文章:
武夷岩茶手工制作全工艺!
炒青和碧螺春之间的区别
龙井茶怎么泡才正确你知道吗?
淡而不薄是白茶,白茶有什么特点?
福鼎白茶发展历史之民国时期
乌龙茶那么多 我们该怎么来称呼它们呢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小茶馆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