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最近这几年,只要是喝茶人比较敏感的朋友,可能都会听过,甚至也喝过了。这个时候的老铁,就好像2010年那时候的白茶,知道的人不多,但已经有一部分人明白了,也开始接触并接受。
老铁,目前市场上说的比较多的是指陈年铁观音的简称,国家标准上规定,五年以上就可以算是陈年铁观音,而且必须是经过烘焙自然存储。但我说的老铁,和这个意义上的老铁,还是有比较大的出入,我们称为老铁,是指传统老工艺铁观音的简称,而存储五年以上的,应该叫陈年老铁,这样就区别于普通铁观音烘焙一下而存五年以上的陈年铁观音。
铁观音并不是不好喝了,而是99%的人喝到的全是低档的铁观音(甚至有些不合格,比如使用化肥、除草剂,甚至农药残留超标),而由于茶友对铁观音的不认可,价格越来越低,茶农也大面积开始节约工时,压茶机的面世,又对铁观音的制作省工省时,还可以绿油油好看(茶商称为有卖相)。所以,市场上的铁观音,基本是这情况,而如果用这种铁观音,烘焙一下(不会用炭,更不可能用龙眼木炭,只会是电烘焙),存五年、十年后,真的就会变优质吗?
所以,我心中一直在想,如果政府不能好好管控一下(其实国家标准应该规定采用传统老工艺和炭烘焙),那么陈年铁观音,可能还没有开始完全被接受,又要面临品质问题。
而一杯真正优质的陈年老铁,应该有几点必须做到,从茶源开始,选择茶山和用心管理(不会化肥、除草剂、有毒农药,至少是低毒快挥发的国家指定专用),保证生态化(茶山上不能只有茶,应该鸟语花香与树木共生长,那才是真正的生态),如果茶的源头回归不了传统,铁观音的品质提升,只能是一句空话,那么,不需要炒作,越炒死得越快,因为目前还没有火,就想偷工减料,那岂不拿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什么?
有了返古的茶源,再用传统的方法,从手工采摘到发酵过程,以及闻青摇青,看青做青,包括时刻检查茶青,及时杀青(炒青)揉碾,不厌其烦的反复重复包茶、紧茶、揉茶、静置、打散,这些是老工艺的精华所在,不仅费力还非常费神,非常考验茶农的毅力和耐心,没有匠心精神的茶农,也难坚持下来。也许由于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在陈年铁观音的国家标准里,并没有按原来存茶所采用的标准来作为国家标准。
传统老工艺的毛茶成品就如此不易,但真正的考验还是木炭烘焙。就像凤凰单丛或者岩茶(大红袍)一样,一杯优质的乌龙茶,基本上需要木炭烘焙,而且是长时间低温烘焙。老铁的初加工完成,算是给一杯优质老铁提供了基本条件,烘焙水平也决定着茶叶的品质水平,烘焙到位的老铁,与普通烘焙的老铁,品质区别非常大。
只有每一步骤都回归传统,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老工艺铁观音(老铁),而一杯优质的老铁,才值得我们用心去存储,如果品质普通或者是劣质的铁观音,即使烘焙了,也存上了不少的年份,可能与我们所期待的品质,会相差甚至远。老铁并不另类,想要存出好茶,也和白茶、普洱一样,想要未来有好茶喝,存的茶叶一定品质要不错,不然只是存一杯老的普通茶,劣质的更不会因为时间长了,就突然变好了。
老铁好多人还不熟悉,更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别因为喝了非常普通的(烘焙一下或者重烘焙一下当老铁或者陈年铁观音),就错失真正老铁的机会(因为喝过不好的,就可能否定某一茶,铁观音目前的现状,应该算是代表现象)。对于特别是想存老铁的茶友,更希望你认真多了解,不要盲目,当懂了这些以后,再慢慢存,这存边喝边研究。
老铁的存储一直是福建(特别是泉州、厦门,安溪当地几乎家家有存的经历,现在存的人更多)广东(特别是潮汕地区)台湾(存量不少,现在手里几十年的茶虽然稀少,但也不少)香港、奥门以及东南亚华人比较多的地方,都一直保留着存铁观音的习惯。
铁观音的功效也是明显的,但也没有那么神奇,也会白茶一样,只有某方面特别的功效。老铁从民间存茶的使用以及结合表现比较好的功效,应该是养胃方面(包括调理肠胃方面),现在胃不好的人非常多,如果我们存上一些老铁,几年后就成了非常有药用价值(养胃)陈年老铁,那将来受益的,就是我们存茶人。
我一直说,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只喝一款茶,因为天气四季变化,一天当中早晚也不一样,应该明白茶性后选择性喝茶。任何一款茶再火,说得再好,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因为茶性是固定的。所以,别因为茶很火,你也很执着,就喝这款茶,那样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而没有任何一款茶(品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只有那么多的缺点,却看不到优点。比如铁观音,好像有些人谈铁生畏的感觉,好像一喝铁观音,就感觉是乡下人。
其实还是回到上面所谈的,铁观音比较市场确实低迷,但好茶还是会有,而且他的优点并不会因为你不喝而减少,还是会在的,因为茶不会因为人喜欢或者不喜欢,功效会有所改变。比如陈年老铁养胃,铁观音减肥(燃烧脂肪)很好。对于这方面的需求的,正好是最佳的存储时候,市场低迷你不出手,为什么要等到大家都看懂了,价格也上涨了,你才去追呢?难道,喝茶也一定要跟风吗?
推荐文章:
什么是拼配大红袍?
这些红茶入门知识一定要了解!
龙井茶冲泡贴士
白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
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六大名茶
秋冬温暖旅程,从一杯红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