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岩有茶,非岩不茶”,武夷岩茶以其独特的“岩韵”名满天下。但对于初学的茶友来说,分辨岩茶各个阶段的味道有一定的难度,其中不乏把岩茶“杂味、异味、酵味、馊味、青味”误认为是“岩韵”之人,不得不感慨“一入岩茶深如海”。
那么,哪些属于岩茶的“正常味道”,哪些又是“异味”呢?跟着小编一起来“涨知识”吧。
一、形成香味的因素
1.品种
树种的品种香,如水仙有棕叶味,肉桂有桂皮味等。
2.发酵
发酵程度高低,促使茶叶从青香→清香→花香→果香的转化。
3.焙火
决定岩茶是清香型还是熟香型,即轻火岩茶,中火岩茶或足火岩茶。
4.山场
山场味,一般正岩的岩韵明显,半岩的岩韵较明显,洲茶则较少岩韵。
5.时间
夏秋茶有夏暑味,冬茶有冬味。茶叶在陈放后形成的香气,如陈味等。
二、好的香气与味
岩茶独有“岩骨花香”,茶香中含有花果香味,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
“岩骨”茶树生长在风化的碎砂砾土,形成特有“岩韵”,滋味感特别醇和厚,且回味持久悠长。
“花香”是茶青在特有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香气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具幽兰之胜。
三、不正确加工、存储等形成的味道
1.烟味
主要是焙火环节的走烟现象。如:焙茶里茶末掉入火中。
2.青味
指茶叶中的青草味,非清香。主要是发酵不到位。
3.焦味
如炒豆子般的味道。主要是杀青中,茶叶炒焦而产生。
4.馊味
类似变质饭菜的味道。茶青在运输过程中受热,在夏秋茶中比较多,一般可依此辨识出是夏秋时期的茶了。
5.返青味
四、茶叶保存过程中受潮产生
岩茶的“酸味”,岩茶的“酸味”有两种:岩茶与生俱来的正常“武夷酸”和制作过程失误的“问题酸”。“武夷酸”是“酸而不腻”,而失误造成的酸味,容易给人带来发呕的感觉。
1.“武夷酸”
岩茶与生俱来的,主要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的混合物。“武夷酸”酸味自然,口感比较舒适。每个品种酸性物质的含量不同,有些岩茶“酸味”明显,有些则不明显。
陈年岩茶在一定的陈化期间内,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在转化过程中也会产生酸味,一旦过了那个时期,酸味就不见了,这是正常的现象。
轻火岩茶,最好是当年喝完,否则容易“返青”;中、足火的,存放时间稍久,在1-2年没问题。
2.“问题酸味”
通常在制作过程中,如做青前期温度过高灼伤叶片、发酵过重、做青后没有及时摊晾、焙火温度未降下就直接密封等,导致把含水量太多的茶叶堆积在一起,形成“闷闷的酸味”,这种酸味给人的感觉就很不舒服,令人难以下咽。
“返青”也会形成“问题酸味”。岩茶吸湿性强,保存条件不好,吸水后容易产生乙酸等异味物质,从而变为有问题的酸味。
3.岩茶的“霉味”
岩茶陈年好,“三年为陈,五年为药,十年为丹”,岩茶陈年后,条索乌褐紧结,饮之香气四溢,有幽幽的木香及陈香。汤色红艳透亮如陈年红酒,入口顺滑绵柔,醇厚甘甜。饮后润滑生津,喉韵明显,舌如泉涌,极为舒服。
但这种陈味的幽幽感,常被有些茶友,特别是北方茶友称之为“霉味”。需要注意的是,真正带有霉味的茶,则是一种刺激性气味,一闻就会立马拿开,不会再想闻第二次。而且从一开始冲泡,一直延续到最后都会有的难闻气味。
五、如何判断一款正岩茶的香味
夷岩茶具有高山岩韵,茶香中含有花果香味,当然,茶绝对不是越香越好,廉价的香水往往刺激性更强。判断一泡好的正岩茶,可以从“清”、“香”、“厚”三个方面。
1.清
不能有外山茶的泥味,和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闷味、生味,以及返青的臭青味。茶汤入口要干净,除了茶本身的品种香,工艺香,不能有其他的异味,在喝到五六泡后茶味下降,水一定要做到清甜甘冽。
2.香
先闻杯盖香,再品水中香,最后再闻杯底香,对香味的评判大家感觉上略有差异,但一泡好的正岩茶的表现是纯正无杂味,香气饱满聚拢不散。制作工艺不同,香味的表现也不同:轻焙火,大多面香大于水香;中足火,面香与水香兼有;足火,水香大于面香。
3.厚
茶汤要油润,滑。喝下去口腔中各种滋味饱满,一层一层绽放开来。要有货,不能空。口腔滋味的饱满度以及滞留时间和体感,都决定了茶的等级。
所以,判断岩茶的香气在于这香纯不纯,久不久,而不在于高不高。
推荐文章:
这些红茶入门知识一定要了解!
什么是拼配大红袍?
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六大名茶
白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
龙井茶冲泡贴士
秋冬温暖旅程,从一杯红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