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馆(自适应手机端)

敬亭绿雪是什么茶?宣城敬亭绿雪茶的特点与介

小茶馆 0

  敬亭绿雪属于扁条形炒青绿茶,为传统历史名茶,创始于明代,主产于安徽省宣州市城北的敬亭山。与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合称安徽省三大名茶。

  敬亭绿雪形如雀舌、挺直饱满,色泽翠绿,白毫披身。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醇和爽口,叶底嫩绿成朵,伴着白毫翻滚,犹如雪花飞舞。在1997年、2001年连获中国茶叶学会第2、4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郭沫若先生曾为此茶书写“敬亭绿雪”大幅匾额。

  关于敬亭绿雪名字的由来,有这样的两种说法:一是有位美妙非凡,心灵手巧的绿雪姑娘,她年年来敬亭山采茶。一次,在悬崖绝壁处失足摔下跌死了。人们为了纪念她,将她所采的茶取名为“敬亭绿雪”。

  二是茶叶冲泡后,茶杯中的茶叶朵朵,垂直下沉,伴随着白毫翻滚,好似绿树丛中雪花纷飞一般,因此得名为“敬亭绿雪”。

  安徽省宣城是一个古老的茶乡,产茶历史悠久,所产的茶在唐宋时已享有盛名。敬亭绿雪在宋代其名已著,明清时期曾列为贡茶,晚清已罕见。

  敬亭绿雪的产地在敬亭山的蛇山和磨盘山之间的峡谷中。敬亭山属黄山余脉,海拔314米,群峰耸立,云雾笼罩,峡谷幽深,涧溪潺潺;碧林翠竹参天蔽日,形成得天独厚的宜茶环境。万余亩茶园依山而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每到茶季,满目青翠,满山清香。每当清明节到谷雨这段春光明媚的季节,正是采制敬亭绿雪茶的时光。

  《宜城县志》光绪本卷六记载:“松萝茶处处皆有,味苦而薄,然所有甚广,唯敬亭绿雪最为高品。”《宣城县志》还记载:“明、清之间,每年进贡三百斤。”古书中对“敬亭绿雪”评价也极高,称道:“茶品细嫩,有白毫处其上,不易多得,每年运苏州、镇江等处,销售甚广。”敬亭绿雪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采制精巧而名噪--时,在历史上曾一度荣为极品名茶载入安徽名茶史册。

  敬亭绿雪这一历史名茶约于清末失传,抗日战争期间敬亭山遭受战火毁坏,绿雪茶频于品种灭绝,采制失传。解放后为了恢复敬亭绿雪名茶,适应市场需求,于1972年由安徽省国营敬亭山茶场重新研制恢复,研制小组查阅有关资料,寻访老茶农、老茶工、老茶商,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帮助下,培植茶树,扩建茶园,反复实践,修改研制方案二十余次。经过几年的不断试制,于1977年初见成效,1978年正式定型恢复生产,后多次获名茶称号。

  恢复后的敬亭绿雪,其色香味形仍保持着传统风格。形如雀舌,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全身白毫,汤色清绿,白毫翻滚,花香扑鼻,滋味鲜醇爽口。历史上对敬亭绿雪的品质有着这样的描述,清朝康熙己未年间(1679年)宣城著名诗人施润作诗赞曰:“馥口如花乳,湛湛如玉液,将茶煮江水,不改江水白。”著名山水画家梅庚在《咏绿雪茶报愚山》诗中写道:“持将绿雪比灵芽,手制还从座客夸,更着敬亭茶德颂,色澄秋水味兰花。”

  敬亭绿雪的采摘要求正如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宣城县志》载施闰章《敬亭采茶》诗云:“一榻松荫路,因贪茶候闲。呼朋争手摘,选叶入云还。竹色翠连屋,林香清满山。坐看归鸟静,月出半峰间。”即采茶三要:一要抢时间多采茶;二要上高山采好茶;三要选叶采。

  敬亭绿雪于每年的清明至谷雨采摘一芽一叶初展、芽尖与叶尖平齐的茶芽为原料,整个制作工艺分为杀青、做形与干燥等三道工序,当天采摘当天制成。

  做形是敬亭绿雪成形的关键工艺,在60°c的锅温中,采用搭拢和理条两种手法完成做形。搭拢是四指并拢与拇指并用,使杀青叶在掌心内做形又不滑出虎口,芽叶并拢,不分不离成为雀舌雏形。

  理条是运用腕力和指力,使叶子在锅内往复运动,理直茶条。搭拢和理条有分有合,巧妙配合。当茶条呈雀舌形,约四成干即可出锅。后经烘干收藏。敬亭绿雪宜用玻璃杯或白瓷杯作盛器,用85°c的优质水冲泡。


推荐文章:
白茶散茶、饼茶真的只是形状区别吗?
宝洪茶历史记载?历史传说?
黄茶:温暖的黄温情的汤
喝乌龙茶你喝对了吗?
柠檬红茶的制作
不是所有“白茶”都是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