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馆(自适应手机端)

《中国六堡茶》(五)

小茶馆 0

从两汉、魏晋直到唐宋时期,作为广信及岭南文化一部分的尚茶之风及相关的茶俗,

慢慢开始被中原、北方地区所知晓。

前面《桐君录》中提到的“而交广最重”的“重”,为重视、着重之意,可知那时该地区已很注意这个“客来先设”的礼节了。

三国时期,地处江南的吴国,饮茶之风盛行,尤其是岭南,至今仍可从部分古籍中窥见。陈寿编著的《三国志·吴志·韦曜传》里有:“每飨食,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

陈寿所编纂的《三国志》,是记载中国三国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国别史,为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这段话记载的是,吴末帝孙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至少得饮酒七升,虽不必完全喝进嘴里,但也要斟上并亮盏说干。有位叫韦曜的大臣,酒量向来不过二升,孙皓发现他不善饮酒后,担心其出洋相,特准他不用喝那么多酒,有时甚至暗中赐给他茶来代替酒。

这便是俗语“以茶代酒”的出处,也是目前最早的以茶代酒的记载。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得知当时吴国宫廷中长期存有茶叶,且也有饮茶的习惯。

孙皓和韦曜大概想不到,他们之间“以茶代酒”的事,直到今天仍被人们广为应用。

茶的饮用发展到魏晋时期,文字记载逐渐增多,证明茶在人们生活,尤其是文人阶层中越来越普遍。

西晋文学家左思所写的《娇女诗》中,有“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的句子,被后世认为是最早提到茶的诗歌。

在中国文化史上,魏晋是一个很独特的时代。这一时期,文人雅士所具有的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形成了后人所称的“魏晋风度”。

他们崇尚清谈和纵情山水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精神气质。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倡导作“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大人先生”,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独立。这些文人雅士,儒道兼备,风流洒脱,情趣高标,为后世文人们所倾仰。

这其中,有不少人为好饮茶者,加之当时文人雅士在社会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典范作用,因此他们在客观上推动了茶的进一步普及。

刘琨是西晋及十六国时期,很有影响力的文人。他不仅喜欢饮茶,而且对茶也有一定的了解。他在给侄子的一封信《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中写道:“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在交通条件简陋的当时,大老远特地向侄子要茶,甚至希望侄子想办法给他寄来,还说明了要茶的原因:“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告诉侄子,心中烦闷之时,是必须要用茶来排遣的。

刘琨(271年—318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工于诗赋,少有文名,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重要典籍。在《洛阳伽蓝记》中,有关于北魏中大夫杨元慎戏辱南方降臣陈庆之的“驱鬼词”,里面提到南方的饮茶和嚼食槟榔的风俗。

据《洛阳伽蓝记》载,某次陈庆之得病,求人解治,杨元慎自称能治,庆之便相请元慎治疗。元慎含一口水往庆之身上一喷,嘴里念念有词:“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呷啜蒪羹,唼嗍蟹黄,手把豆蔻,口嚼槟榔,乍至中土,思忆本乡,急急速去,还尔丹阳……”庆之听了这番奚落以后,伏在枕头上说:“杨君见辱深矣”(《洛阳伽蓝记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版)。

该故事记录了北魏贵族取笑、嘲讽南方吴人的生活习俗。其中的“自呼阿侬”、“茗作饮浆”、“口嚼槟榔”等,均为那时南方吴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习俗。

如今梧州周边包括六堡茶乡等山区,仍有自称“我”作“侬”的口语乡音,嚼食槟榔的习俗也保留至近代,“茗饮”解渴生活习俗也由来已久。

《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从这个故事可知,在南北朝时期,茶饮还仅限于南方流行。北方不但不崇茶,人们甚至还以此为陋习嘲笑南方人。据此可以推论,我国饮茶或茶文化应该肇发于岭南和吴地这样一个范围,并最晚于南北朝开始被北方人们所知晓。

唐人封演撰写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饮茶盖起于汉人,尤其南方汉人,北人饮之,殆在其后,外藩有此物,尤为晚焉。”又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封氏闻见记》,学苑出版社,2001年张耕注评版)。由于此书具有颇高的史料价值,故而可作为南北茶饮流行先后有别的重要资料。

《封氏闻见记》,古代中国笔记小说集,全书十卷,唐代封演撰,因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故常作为研究唐代文化的参考史料。

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茶叶的生产发展重心逐渐南移。这样的变化,又会对六堡茶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听下回分解。


推荐文章:
什么是拼配大红袍?
白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
这些红茶入门知识一定要了解!
龙井茶冲泡贴士
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六大名茶
秋冬温暖旅程,从一杯红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