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方及广西产茶区域进一步扩大。从明代万历《明会典》卷37《茶课》记载的资料上来看,明代广西各府州均有茶叶生产,每年茶税在1183贯(1000文铜钱为一贯,亦作缗,约合一两银子)左右。其中产茶较多的州县是:桂林府的临桂、兴安、义宁,柳州府的象州、宾州,庆远府的思恩,浔州府的贵县,平乐府的恭城、修仁,南宁府的宣化,梧州府的岑溪。
《明会典》,全称为《大明会典》,是一部以记载明代典章制度及行政法规为主的官修书。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三月,180卷,经正德时参校后刊行。嘉靖时经两次增补,万历时又加修订,撰成重修本228卷。该书记录了明代前中期的社会发展、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分化以及明代官修史籍活动是其产生的社会学术背景。尤其对典章制度记载十分完备,凡《明史》所未载者,多有交代,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文献。
明代起,茶叶产区基本保持稳定,加之朱元璋“罢造龙团,唯采芽以进”,的诏令,茶业发展的一大束缚被破除了,从而使得芽茶和叶茶(散茶)开始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茶树的栽培也有了新的突破,发明了育苗移栽法,在降低了茶树的养护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茶树的成活率。茶树成活率的提高,使得人们可以将精力转移到茶叶加工工艺和培养地方特色茶类方面。于是乎,各地不同的茶类纷纷出现,六堡茶也不例外。
从明中期到清雍正、乾隆时期,是六堡及其周边地区茶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兴起阶段”。当时,六堡及周边地区茶园规模不断扩大,为之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考,从隋代初开始出现“族、闾、保”的乡村建制,到宋代为“牌、甲、保”。明代开始推行保甲制度,至清代相沿。苍梧县下设多贤乡等十一乡的建制,以浔江西江为界,江以南设五个乡,江以北设六个乡,乡以下设“堡”、“闸”、“洲”、“甲”(清代乡村中的行政组织极其繁杂,名称五花八门,有乡、里、区、社、城、镇等)。多贤乡设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六堡,六堡由此得名。
图为清同治年间保甲制度下的“十家总牌”。从1644年到1646年,清政府为治查反抗者和牢牢控制人口。开始推行总甲制,十户为一甲,立一甲长,百户立一总甲长。以此将民众束缚在一地,利用总甲来阻止人们流徙。
随着六堡当地茶产量开始逐步扩大,以及加工技艺的提升,六堡茶的知名度开始提高。在广东特别是西江流域一带,六堡散茶以其浓厚独特的滋味而广泛传播,得到粤地民众的一致认同,“六堡散茶”这个名称也就此流传开来。至今,在很多茶类书籍甚至是专业书籍中,仍会直接使用“六堡散茶”这个名称。
明朝时,六堡散茶以其浓厚独特的滋味,在广东特别是西江流域一带逐渐传播。
在一张清代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的手绘苍梧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当时人们的比例方位略欠准确,但龙峝(现称龙洞,粤语同音)、老二(现称老义,粤语同音)、山心、石桥之西南,即今六堡镇附近位置赫然标注为“茶亭”,从其地名带“茶”字判断,当时六堡一带已经种茶制茶,并以茶扬名周边了。
清康熙三十二年苍梧县图,红圈处“茶亭”即为今六堡镇附近。
从宋末、元、明,一直到清,史上出现过大大小小几次汉人南迁。随着汉人为躲避战乱或避祸南迁,六堡茶乡人口渐渐增多,使得茶产量也逐步增长起来,并渐渐在广东的西江流域中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慢慢地,开始有本地或广东茶商在六堡设庄收茶、运销。制茶工艺上,出现了原始的焗堆做法,但未正式形成工艺。
据考证,当时六堡茶同时有散茶、饼茶(罗盘状)、六安茶和花卷茶(柱状的茶柱,类似湖南安化千两茶)等产品。
而六堡茶能够迅速发展,还得益于当时严苛的茶税茶法。由于明代严苛的茶税茶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茶类的推广。这样一来,只在岭南一带生产,且仅在粤地销售的六堡茶,反而以其价廉物美,逐步赢得了南粤珠江流域民众的欢迎,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喜爱的茶。
接下来,六堡茶的发展,还会迎来怎样的情况,请听下回分解。
推荐文章:
秋冬温暖旅程,从一杯红茶开始
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六大名茶
龙井茶冲泡贴士
什么是拼配大红袍?
白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
这些红茶入门知识一定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