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兴旺的六堡茶,很快吸引了来自粤、港及本地周边的茶商,他们先后在六堡合口街设庄收茶。没多久,合口街的茶庄便从最初的六家,迅速发展到十多家。最鼎盛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二三十家。到了后来,为了收到好的六堡茶,那些本地及粤、港以外地区的茶商,也纷纷在六堡合口街开庄设号。
一般的茶行,每年春茶季节便派人进入六堡乡间收茶,至深秋或初冬再随茶船返回,而实力雄厚的大茶庄,则是设专人或雇人常驻六堡收茶管仓、发货。
据80多岁的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在当时的合口街,收茶和开设茶庄的商号很多,有香港天顺祥茶庄、广元泰、英记、万生、文记、广生祥兴盛庄、同盛、广福泰、新记、公盛、生记、源盛、永记、盛发等等。这些茶庄的老板,大多来自广东、香港。例如生记的老板,来自广东鹤山,一个姓温一个姓梁。盛发茶庄的老板,是一位姓梁的苍梧旺甫人。
图为位于澳门十月初五街,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的英记茶庄。茶庄内除了当年的煤气灯改成了日光灯外,一切仍是当年的模样。
据老茶人李旭秋回忆,那时至少有十多家大的茶庄、茶号聚集在六堡乡,规模稍小的坐商(指有固定经营地点的商人,别于行商)则有二三十家,至于小商贩就更多了。茶庄及商家的大量聚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六堡茶产销的兴盛。
据多名老茶人介绍,茶商在六堡合(当地口音按粤语多音之一读“鸽”)口街开设分号、分庄(或称子庄),在采收季节,由茶号的人在六堡当地按级定价,确定当季收购价,即开秤收茶。毛茶经分筛分级后,分别用大箩筐装好,通过“茶船古道”经梨埠、封川运回广州总号,加工精制后,踩箩或制成茶饼,装箱销往海外。这种做法多数是广州外来的大茶号,如万生茶庄、广元泰茶庄等。
清末年间,在西江上运输茶叶等货物的木船,船舱里的竹箩和麻包箱清晰可见。
关于当时黑茶收购的记载,散见于存世的各地地方志及文献:“采办黑茶,在进山办茶前做好准备,‘先要择点应用什物家具器皿以及篾器、木器……再要择选(茶)行内先生、管楼、管厂、管行人等’;要从色、味、形等方面辨别茶的真伪,‘重条紧、色顺、纹直、沉重、味佳、外乌油色……’;其时,粤港茶商尤其注重茶叶质量,绝不以次充好,强调‘以质论价,靓茶好价’,申明‘勿惜价,贪便宜,岂有好货’。”可见,当时以有专收高品质的茶来迎合高消费顾客的做法。
《行商遗要》,为祁县渠家长裕川茶庄几代办茶商人,通过总结笔录形成的办茶行商纪要,里面也有关于收购黑茶的记载。
当时多用竹篾编成的箩筐来压装六堡茶,由此带动了茶乡竹编手工业的发展,竹编工艺水平迅速提高,至今仍可看到当年精美的竹编制品流传下来。
清代遗留下来的盛放六堡茶叶的箩筐。
那时候,每逢收茶季节,六堡的合口街、马练坪等多处都设立有茶叶收购集市,部分茶商茶农则聚集在合口街大樟树下(当地称为“樟木根”)开秤收茶。而广元泰、万生、英记等最有实力的坐商则在六堡专门开设有分号,由茶农上门交茶。
茶农们有些直接挑茶到合口街上的茶庄进行交易,也有部分是由茶庄通过熟悉六堡当地情况的“二老板”直接到各个村寨,与茶行的人一起看茶定价后,再让茶农挑茶到合口街樟木根交茶,而“二老板”则分别向茶农、茶商收取一定的佣金。
六堡镇合口街码头,茶船古道的起点。
后来,有些精明的六堡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便专门跑村进寨收购毛茶贩运到广东,以此获利。也有当地或附近乡镇的人,自己开设收茶的茶庄。
因为当时在合口街收茶的茶商、茶庄很多,导致竞争甚是激烈。茶商们为了保证收到更多更好的六堡茶,纷纷各出奇招。例如有的茶庄,便是依仗当地雇来的“二老板”的人脉和关系,从而掌控一部分茶农的毛茶货源。
对六堡茶掌故颇为熟悉的邓永斌说,当年,因为地处深山,交通很不方便,物资非常匮乏。连日用品这类生活必需品,都只能依靠货船将茶叶运出后,在归来时顺路捎回。所以,山区茶农的生活大多很艰苦,甚至寅吃卯粮。为此,一些精明的茶庄、茶商,就推出了茶农记账赊取日用品,等来年茶季时交茶来抵扣的做法。这样既扶持了一部分茶农,又保证了收购毛茶的数量,可谓一举两得。
推荐文章:
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六大名茶
龙井茶冲泡贴士
秋冬温暖旅程,从一杯红茶开始
这些红茶入门知识一定要了解!
什么是拼配大红袍?
白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