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馆(自适应手机端)

前有绿茶皇后,后有太平猴魁

小茶馆 0

江南水乡的杭州孕育了绿茶皇后的温柔婉约,苍翠磅礴的黄山则造就了太平猴魁的十足霸气。魁,即王者。曾在2004年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的太平猴魁,自是当之无愧的称号。

太平猴魁,是中国传统名茶,属于绿茶类尖茶。盛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的猴坑、猴岗及颜村三个村子,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

品质特征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香气鲜灵高爽,有持久兰花香。口感鲜爽醇厚,回味甘甜,独具“猴韵”。

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减肥作用、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等功效。

美丽传说

传说黄山有一对纯白毛猴,育有一子,在山中自在逍遥。一日小猴贪玩走失,寻家未果,老猴外出寻找,却因体力不支死在了路上。善良的村民王老二发现了它的遗体,体面安葬了下去,当晚梦中即出现一只神猴说要报答他的恩情。次年茶季,老猴坟的附近和整个山岗,长满了绿油油的茶棵,那茶叶又肥又嫩,老远就闻到阵阵清香。

王老二忽然想起葬猴的当天晚上的梦,莫非这是神猴显灵报恩。为了纪念这神猴,王老二便把安葬老猴的山岗叫做猴岗,把这茶叫做猴茶,把自己住的村叫猴坑。

历史沿革

太平猴魁茶创制于1900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南京江南春设在家乡新明茶区的茶叶收购站,为了增加茶叶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和赚取较高的商业利润,专门请人将尖茶中枝头大小一齐的芽叶单独拣出,单独包装,运往南京高价销售,深受嗜茶人士喜爱,获得成功。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人称王老二),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特别精于茶叶加工,且思路敏捷,由此受到启发,认为与其在成茶后挑选,不如在采鲜叶时就开始精挑细制好,遂即在海拔750米的凤凰尖一个叫泼水凼的高山茶园内精心选出又壮又挺的一芽二叶,经精心制作,制出的干茶规格好,质量高,称为“王老二魁尖”。由于该茶的品质位于尖茶的魁首,首创人又名叫魁成,产于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故此茶称为“太平猴魁”。

1912年经太平茶商刘敬之(1880-1965年)推荐,并收购2公斤陈列于南京南洋劝业会场和农商部,获得优奖。

1915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举办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中国送展的名茶太平猴魁几经评审,终以其卓越的内质征服评委,冠盖群芳,脱盈而出,荣膺金质奖章荣获一等奖章和证书。

太平猴魁茶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凭证

1916年在江苏省南京茶叶陈列比赛上又获金牌和优奖。从此太平猴魁茶便逐渐蜚声海内外。

此后,太平猴魁一直在诸多评选会上屡获殊荣。

制作技艺

一、鲜叶采摘

太平猴魁鲜叶采摘之考究,选料标准之严格,超出任何名茶。每年4月20日前后,当茶园中有10%的芽叶达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采摘,立夏前后结束,历时仅15~20天左右;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初展,采摘方式为留鱼叶并严格采用提采法;每天的采摘时间为上午6时至10时,即清晨上山,雾退即收工停采。

鲜叶的采摘,严格做到“五不采”,即低山不采;阳山不采;其它茶品种不采;弱梢病枝不采;雨天不采。鲜叶管理也一丝不苟,采茶要竹背篓,不可过于挤压,回家即要用竹匾摊放。

二、拣尖

拣尖就是在采回的鲜叶中拣剔出能制太平猴魁的标准芽叶,它是决定成茶规格的重要一环。按一芽二叶初展的标准一朵一朵进行挑选,对夹叶不要,过大、过小不要,瘦弱的不要,叶片全开的不要,色淡、紫色的不要,有病虫危害的不要。第二叶以下叶片要连梗掐去,末端留约一厘米长的茎柄,挑选出的一芽二叶的二叶尖同芽尖基本相平,长度5~7厘米左右,芽叶枝枝齐整,老嫩一致。不符合标准的芽叶和拣剔出的叶片,则另制“魁片”。

三、摊放

精心挑拣出的鲜叶原料要进行适当摊放。摊放的目的,散发部分水分,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使叶茎由脆变软,使鲜叶水分含量基本均衡,才能在杀青时均匀受热。为形成太平猴魁色香味的独特品质,奠定物质变化的基础。摊放时间为4~6小时。鲜叶摊放程度以叶质由硬变软,开始失去光泽,青气减少,清香初显为宜。

四、杀青

太平猴魁的杀青一定要采用锅式杀青。杀青锅为平口桶锅,锅温120℃左右,下叶后有“噼、啪、”的响声,翻炒要快、抓叶要轻、抖时要开。每锅投叶量2两左右,先低低翻炒,叶温烫手冒热气时,翻炒高度增加,以散发热湿气,但手在锅里扬的高度不出锅面。茶叶不能在锅内打滚,要同一方向边炒边抖边理条,使叶片不散不翘,历时约3~4分钟。炒至锅内听不到响声,叶质柔软,梗折不断,青气消失,茶香透露,叶色暗绿,叶面略有白泡而不粘手为杀青适度。炒几锅后,要清除锅上的茶汁,保持锅内洁净光滑。

五、整形

杀青起锅后,稍做摊晾,然后手工进行整形,现多用双层铁砂网夹进行整形,即将杀青叶一枝枝理平理直在筛网上,茶叶不能相互重叠,捏时要力度均匀,上下两片筛网夹好后,用木滚轻轻滚压,以叶片平伏挺直即可,切忌重压,同样力度要均匀。

六、头烘

头烘也称初烘,用专用多层木制烘箱烘焙,头烘温度110℃左右,每隔2分钟左右翻面上移,茶叶达到七成干、叶片已有脆意、基本成形时,下烘拆夹,平伏地倒入篾盘中。头烘后进行摊凉,摊凉厚度约1.5厘米左右,摊放至茶叶冷却回软,主要作用是使易干部分吸取不易干部分的水分,达到整根茶芽水分均匀,然后几筛合并,进行足烘。

七、足烘

用烘箱烘焙,也有人用传统竹编的烘笼进行足烘,温度在75℃左右为宜,投叶量视烘筛大小和烘笼大小而定,一般约为350克左右,每隔3~4分钟,翻面上移操作,历时约30分钟左右,下烘摊凉。足烘后的茶叶要在篾盘里摊凉时间稍长,正常情况下需6~8小时左右,也有不到这个时间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慢慢分布均匀后,再进行最后一道复烘。

八、复烘

复烘俗称“打老火”,是最后一次烘干处理。其主要目的是去掉残余水分,提高干茶的香气,也称提香。“打老火”一定要用竹制烘笼进行烘焙,温度为85℃左右,比头烘低、比二烘高。每笼烘叶量为750克~1000克,每隔4~5分钟叠翻烘一次,切忌捺压,历时约20分钟,至茶叶足干、手捻茶叶成粉末时即可起烘,并趁热装入纸箱内,摇平按紧,待冷却后盖盖,等待装箱。

九、装箱

以前猴魁的储存一般用桶装,每桶约20斤,现在大多以定制的纸箱装,每箱10公斤左右,也可按需要装各种规格纸箱。纸箱内套锡箔袋或塑料袋,再衬垫“箬叶”(箬叶要用当年采摘、干燥的,不能用陈年箬叶),以提高茶叶香气;装箱时要逐层摇匀摇紧,直至装满,装满后,盖两层“箬叶”,放一张标签,再加盖密封。

太平猴魁作为老牌全国十大名茶,历来十分精贵稀有,品质优异人皆称赞。对新老茶客来说都是不容错过的一款饕餮好茶。(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文章:
秋冬温暖旅程,从一杯红茶开始
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六大名茶
龙井茶冲泡贴士
这些红茶入门知识一定要了解!
什么是拼配大红袍?
白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