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馆(自适应手机端)

天柱剑毫有什么历史渊源?有哪些特点?

小茶馆 0

研制与命名

1985年春,潜山县农业局组建的“天柱剑毫”创制小组成员葛子政、宋海宽、汪顿来、李向利四人一起驱车从水吼赶往下河茶场。当时汪顿来在水吼区农技站工作,宋海宽时任站长,葛子政是农业局多经股副股长,李向利是从源潭农技站抽调参加的。汪顿来和李向利是刚刚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毕业的年轻大学生,两人都才20多岁,宋海宽和葛子政年长些,都已是40多岁,他们一个是安徽农学院的工农兵大学生,一个是北方某农校的早期大专毕业生。组建“天柱剑毫”名茶创制小组的意图非常明显,“两老”带“两新”,这样工作中有很大的互补性。

当时在基层工作最先进而且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汪顿来和李向利分别骑着自行车载着二位长者大概用了一个小时就到了下河茶场。下河茶场是横冲乡(后改为横中乡)下河村的村办茶场,由当地村民余大华老人家承包。茶场就座落在进山公路的下方,交通还算便利。茶场下方是一条小河,小河对面也是一座山,山顶上是毛竹和树木,山腰就是一大片茶园,山脚下就是河水。由于隔了一条河,对面山上几乎没有人家,山上茶园除了采茶姑娘,平时几乎没有人去过,所以没有任何污染,环境非常洁静。

由于这里特殊的环境,春夏之交,从河里升腾上的水气和山上的空气相遇,经常出现淡淡的云雾,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滋润着茶叶品质。“天柱剑毫”名茶创制工作首选在这个茶场也是这样考虑的,因为这里天生就有好的原料。四个人接连忙乎了好几天,也做了不少样品,总觉得还不是很满意。一天,在一起简单地开了一个会,但是后来回想起来这次会议太重要了,因为涉及到名茶能否创制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名人效应”。大家讨论认为,创制的名茶样品内在品质要好,这是前提,但没有名人来指导也很难很快出名。

由于小组中有三个人都是安徽农学院的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师陈椽教授,再之陈椽教授名气也非常大,全国茶学两大名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浙江农业大学王泽农教授。《中国茶叶通史》就是陈椽教授著作的,因此他的名字载入了英国《世界名人录》。想请陈椽教授的想法向当时任农业局多经股股长汪界平同志汇报后,汪股长很爽快地一口答应,随后很快就通过省农业厅基地办秦大东同志(也是陈椽的学生,与教授来往甚密)联系到陈椽教授并请老教授到潜山指导工作。

随后几天,陈椽教授在秦大东同志的陪同下,从合肥来到了潜山,来到了下河茶场。在这件事情上,要感谢汪界平股长,他为“天柱剑毫”的很快成名以及后来开发推广工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陈教授来到茶场以后,认真地研究了样品,品尝了茶叶,听取分析了制做方法介绍,提出了他的建议方案,并且由葛子政股长和汪顿来来实施他的制做方案。茶草(鲜叶)下锅后,先由葛股长杀青,杀青后摊凉,再由汪顿来来理条,理条好以后再出锅摊凉,做形时间较长,由汪顿来和葛股长轮换做形,陈教授在旁边不停指导。

由于在陈教授面前做第一锅茶,心里很紧张,但态度非常认真,生怕出现差错。做形结束以后,陈教授非常满意,大声说“好,就这么做”。他还让四人认真地回顾一下刚才的制做工序和技巧,并吩咐工人把刚做好的茶叶烘干,烘时要注意把茶叶摊平、压紧,随时翻动,不能烘焦,翻动时要将茶叶端离炭火,防止出现烟焦味等等。茶叶做完后,汪界平股长就建议请陈椽教授给茶取个名字。在此之前,也曾给未来的“名茶”取过“天柱毛峰”、“天柱晴雪”等名字,但由于制做工艺一直在变换,名字也更显得不够贴切。这次是给未来的“名茶”取名的好机会,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陈椽教授就答应让他想一想。不到二分钟,陈教授就一口报出:“就叫‘天柱剑毫’吧”。

站在一旁的省农业厅秦大东同志连忙叫好,并解释说:“‘剑’就是指茶叶外形,象宝剑一样挺直,‘毫’指茶叶嫩度,茶叶表面布满茸毛,说明很嫩,同时‘毫’谐音‘豪’,有茶中英豪之意”。这么一解释,大家都同声叫好,陈椽教授当然也很满意。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名字取得还真好,这么多年叫起来一直很响亮,而且不少省外名茶也效仿叫剑毫,仅仅是“天柱”二字不一样。

送走陈椽教授后,创制小组在下河茶场又做了一些样品。当然这些样品都是按照陈椽教授帮我们设计的工序制做的。现在这个茶制做工序已经成型,而且正式命名,要参加全国名茶评比只差样品数量了。考虑到水吼是老茶区,茶场比较多,产好茶的地方也多,所以创制组就决定兵分两路,开始到各茶场去制做样品。宋海宽和李向利一组,从下河茶场出发,到高峰茶场、佛岭茶场、杨畈茶场制做样品。汪顿来和葛子政一组也从下河茶场出发,到梅寨茶场、马潭茶场、天柱茶场、林畈茶场制做样品。

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当地茶场没有一人能会,就连采茶都是四人自己带着采茶姑娘到茶园教她们采摘,一天下来也采不到多少茶草。下午和晚上是做茶时间,所有茶草全靠二人自己手工去做,生怕别人动手会影响质量。整整用了九天时间,样品总算做得差不多。回来一称,两个组合计做了三十多斤。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拣剔,将不合标准的茶一个一个地拣去,实际上是把符合条件的茶叶一根一根地挑出来,这么一筛选,剩下的大概只有一半了。拣茶工作还是在下河茶场进行,拣过后的茶叶还要进行一次复烘,把多余的水分去掉,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香气,茶叶也难以变质。烘茶是个长时间的等待过程,合计了一下,一次只派一个人去烘茶。

五月二十八日,全国名茶评比会在南京召开,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召开的全国大规模的名茶评比会,潜山县送去的“天柱剑毫”样品在这次评比会上一举夺魁,名列全国“十大”新名茶之首。这次评比,送去的样品茶品质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非常感谢陈椽老教授的关心,因为会上陈椽教授很高兴地点评说:“这个茶是我亲自去指导的”。天柱剑毫的创制成功,从此开启了潜山县茶叶大发展的新纪元,潜山茶叶曾经一度辉煌,达到了全省前三强的高度。天柱剑毫创制成功后,创制小组的四个人也相继得到重用,县农业局将茶叶专业从多经股中分离出来单独组建茶叶站,并成立名茶开发公司,由葛子政同志任站长、名茶公司经理,宋海宽同志调县茶场任场长,李向利同志调回桐城县人事局工作,汪顿来也调到农业局茶叶站、名茶公司工作。光阴似箭,一晃快三十年过去了,宋老和葛老都已相继去世了,现在想起当年的情景,让人十分怀念。

历史前身

天柱剑毫创制于唐代,称舒州天柱茶。1980年恢复生产,因外形扁直似剑,故称天柱剑毫。天柱剑毫的开发,始于1978年。初名“奇峰”,出自大诗人李白赞誉天柱山主峰“奇峰出奇云”诗句。开始仿制毛峰,后又改为剑状,仿天柱山笋子峰。次改“晴雪”,以茶身满披白毫,以“天柱晴雪”风景之名为名。最后,以形似利剑,满披白毫,定名“天柱剑毫”。一个名茶,花了8年功夫,凝聚了许多茶农、技术人员和茶叶专家的汗水和智慧。

唐代陆羽《茶经》有舒州太湖县潜山产茶的记载。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有“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的记述。唐代《玉泉子》中有一个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昔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角,其人献之数十斤,李不受还,明年罢郡,用意求精,获数角投之,德裕阅而受曰,此茶可以消酒食毒,乃命烹一瓯,沃于肉食内,以银合闭之。诘旦,因视其肉,已化为水,众服其广识”。作者用极为夸张的手法,阐述了舒州天柱峰茶能解酒消食的功效。

北宋乐史《大平寰宇记》记载:“舒州土产开火茶,怀宁县多智山,……其山有茶及蜡,每年民得采掇为岁贡。”当时潜山尚未建县,归怀宁管辖,开火茶为潜山所产。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说明天柱茶在北宋以前,就与阳羡茶、顾渚茶、蒙顶茶并列,可知名气之大。南宋王观国《学林》记述:“薛能谢刘相公寄茶诗曰,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茶之佳品,珍逾金玉,未易多得,……以两串寄薛能者,皆下品可知也。”薛能是唐代诗人,王观国在引用他赞誉天柱茶的诗句后,又说好茶珍贵不易多得。

又据《潜山县志》载:“茶以皖山为佳,产皖峰,高矗云表,晓雾布蔓,淑气钟之,故其气味不待熏焙,自然馨馥,而悬崖绝壁间,有不得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采贮,不减龙团雀舌也。”

天柱茶在唐、宋时,即美名远扬,而后却销声匿迹,湮没失传。其原因无以考证。为了开发天柱山茶叶资源,适应天柱山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经过六年的研究、试制,终于在1985年成功地创制出名茶“天柱剑毫”,使天柱名茶重放异彩。

正式命名

天柱剑毫创始于七十年代末,几经工艺改进,1985年春,名茶采制一开始,原潜山县农业局请来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到下河茶场现场指导。陈椽教授肯定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并建议在做形过程中增加搭和提毫两种手法,强调烘干一定要分三次进行。根据陈椽教授建议,最后定名“天柱剑毫”。独特、品质优异”而一举夺魁,并成为全国十大新名茶。

天柱剑毫特点

天柱剑毫茶品质特点概括为:色翠匀齐毫显,扁平挺直似剑;花香清雅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匀整嫩鲜。以其“叶绿、汤清、香醇味厚”而闻名,品尝此茶后,有“入口浓醇、过喉鲜爽,口留余香、回味甘甜”之感。


推荐文章:
什么是拼配大红袍?
白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
秋冬温暖旅程,从一杯红茶开始
这些红茶入门知识一定要了解!
龙井茶冲泡贴士
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六大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