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婚庆典礼中,人们会在出嫁女儿的迎亲轿头上绑两株铁观音苗,作为最有分量的嫁妆。这是在安溪西坪镇——铁观音发源地的一个婚庆习俗。
安溪人,一年到头离不开茶,或者说,茶是贯穿一生的,从出生的洗礼到老去后的入殓,以及各种祭祀活动,它都是作为人与神的连接。人们用茶敬奉神明,以求平安吉祥。
其中有着“观音托梦”“皇帝赐名”的美丽传说的铁观音尤其被安溪人推崇。而随着安溪人四处奔忙,繁衍生息,铁观音也被带到各地。
带着茶种和技术到台湾
自明代开始,安溪人因地方战事或是参与开荒而进入台湾,渐渐扎根当地,也带去茶种和采制技术,在台湾,“安溪村”、“长坑村”、“凤山村”等地名无不证明着这段历史。
清嘉庆三年(1798年),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创制出包种茶,茶叶四两包成四方包,以防茶香外溢,包外盖上茶名及行号印章,转运福州加入香花(有茉莉花、玉兰、树兰等)出售,或经由厦门直接运销南洋,以应对乌龙茶滞销的状况。
1896年,居住台湾的安溪大坪人张乃妙返乡带回12株铁观音茶苗,种植在木栅樟湖山区(今指南里),因与安溪条件相似,制成的茶品也十分优异,于是1919年,张乃妙回乡购买千株铁观音茶苗到台湾广植。除此外,张乃妙几次回安溪学习铁观音制作技艺并传授乡邻,改进成为如今的“木栅铁观音”。
铁观音“席卷”全国
向外移栽的铁观音有历史记载,源头可溯,但安溪的铁观音就只知在西坪镇产,具体地点主要流传着两个传说:一是魏氏因观音托梦而获此茶,称为“魏说”;另一说乾隆帝觉得此茶乌润结实重似“铁”,味香形美如“观音”,故赐名“铁观音”,称为“王说”。
而两个传说地——西坪镇的松岩村和南岩村,都十分坚持自己的说法,自然也是因为铁观音深受安溪人的崇敬和外来人的敬仰。
然而,铁观音为国内人所熟知的历史并不长,在《茶源地理安溪》中有所提及。
20世纪上半叶,安溪茶业停滞不前。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福建分公司在西坪镇安美庙创建安溪茶厂,在各乡镇设茶叶站收购茶叶……1985年,国家宣布放开茶叶收购。
到了放开茶叶收购后,安溪人才开启了带上铁观音奔向全国的旅程。
在安溪有“安溪人做茶,汕头人喝茶”的说法,来自西坪镇珠洋村的王荣科就是改革开放后到汕头发展茶叶的第一人,借着汕头的喝茶传统以及自己的销售经验,王荣科很快打开茶叶生意,并在汕头转销出口香港、东南亚,最火爆时,“西坪镇的珠洋、盖竹、留山、宝山等5个村的茶农都在为他家挑茶梗。”继他之后,许多安溪人陆续来到汕头。
西坪的王清通是最早一批到广州芳村卖铁观音的安溪人,当时芳村聚集着大批肇庆广宁人卖普洱茶给茶楼和大排档……“铁观音当时还没多少人知道,我跟他们买点普洱茶搭配着卖。”王清通回忆,同时,他开始到处宣传安溪铁观音。1996年,安溪县政府在广州举办茶王邀请赛,大批安溪茶商涌入广州,2000年前后,安溪茶商占整个芳村茶叶市场2000家人数的70%。
90年代之后,大批安溪人外出开店经营茶叶。从最初的汕头,到广州、北京、济南、郑州、兰州……全国茶市均可见到安溪人的身影,仅西坪镇珠洋村人要安溪之外开设的茶叶店就有400多家。
他们将安溪铁观音带到全国各地,改变了安溪铁观音一度“销南不销北”的局面。
茶香远扬海外
安溪人步履远至南洋,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等地。就拿新加坡为例,历史上,清光绪年间已有安溪人漂洋过海移民新加坡,到了1928年新加坡茶商工会成立时,安溪入会茶商已占将近七成。许多新加坡人的记忆里,周边的茶庄多半是安溪人创办,“林金泰”、“高铭发”、“南苑”等茶庄已是耳熟能详。
而在安溪人没有去到的地方,铁观音也凭借其效用和滋味远播。20世纪80年代,日本试验证明乌龙茶有降脂、减肥、健美等功效,因此在日本国内掀起一股“乌龙茶热”;俄罗斯原本以进口红茶为主,但人们在接触安溪铁观音后,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爱上那比红茶浓郁的香气。
翻看铁观音的历史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惊讶,铁观音是笔者在广东家庭里的口粮茶,它是一种伴随着长大的味道,它是安溪人外出的行囊里落不下的,它也是我记忆中丢不掉的。
推荐文章:
这些红茶入门知识一定要了解!
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六大名茶
秋冬温暖旅程,从一杯红茶开始
什么是拼配大红袍?
龙井茶冲泡贴士
白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