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市茶叶技术人员重返白水漈调查野茶树。
近日笔者整理书籍偶见34年前白水漈考察红边茶之行的随记,浮想联翩,34年前请老茶农制作红边茶的场景历历在目,有感而发,与《沙县茶志》编著者联系,补充相关资料整理成文,聊以补遗,以飨读者。
茶史:沙县乌龙、红边曾大量出口
沙县是我省古老的产茶县之一,产茶史可向前推1000余年。而有史可查的沙县茶业大发展时期则是19世纪中叶,凭借着沙溪的“一水可通”茶叶外输贸易路线,驱动了沿溪两翼山区茶业的迅猛发展,茶叶繁荣盛世延至20世纪20年代,长达70余年。施鸿保《闽杂记》(1857年作)“近来则尚沙县所出一种乌龙,谓在名种之上,若雀舌、莲心之类”,经考证,当时的“乌龙”是高档红茶,后称之沙县工夫。而位于沙县最高峰锣钹顶白水漈村、草洋村(现隶属三元)一带也在19世纪中叶发明创造了历史名茶红边茶。民国十七年(1928年)《沙县志》有“沙邑茶有两种,一名乌龙,一名红边。制乌龙则用火烘,制红边则须日晒,制法略异。而装箱运销口外,为吾沙出产品一大宗。”“红边茶始装于同治季年(1864年),时出一万八千箱(每箱20公斤),光绪九年乃达三万余箱。此后箱柜递增,至十五年,竟有六万箱之数,十六以降,则年少一年。……民国初及三四等年,虽多出三万五千箱,曾不旋踵而卒,未能满万。民十以后,则更不堪过问耳。近因匪扰,茶多荒芜。琅口等处茶庄非毁则闭。……所谓乌龙、红边者,但存其名而已”的记载。由此可见,清末民国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欧战爆发,海运受阻,闽茶包括沙县茶产量开始下降,茶庄接连倒闭,沙县茶业进入萧条期,乃至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红边茶几乎绝迹。直至21世纪初销声匿迹了近一世纪,2009年沙县宏苑茶业才重塑红边茶旗帜。
1984年,探访沙县白水漈红边茶考察背景:
1984年六七月间,三明市茶叶技术推广站到沙县开展茶叶与茉莉花茶生产调研工作,借此契机,对沙县的历史名茶——红边茶进行考察,同行者有沙县茶叶的技术人员,一行5人登上锣钹顶北侧的白水漈自然村。
考察时间:1984年7月1~2日,晴。
考察人员:杜起洪、林森知、林新贡、黄光道、郑明娜等。
早上6点多,从沙县县城乘车到大洛乡,借乡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行车,随向导骑至锣钹顶山脚的某一小村(什么村未记录)。我们将自行车寄在农户家,然后背上简易行囊,步行约30华里,中途小憩干粮补给,临近12点到达陈山大队白水漈自然村。
锣钹顶海拔1537米,旧名吕峰,遇冬常有积雪,宋代名臣李纲谪居沙县时命名沙阳八景,名之为“吕峰晴雪”。锣钹顶山峰周边有沙县大洛和三明市三元区数十个村落,其中大洛乡陈山村白水漈村便是其中之一。
白水漈自然村是隐藏于锣钹顶无数山谷中的一个山谷小村,当时全村只有19户农户99人,系汀洲上杭籍游民迁徙而来,多姓黄,繁衍已有6代,据当时陪伴我们的65岁黄老伯(名字没有记下)说,该村村史大约在200年以内(截至1984年)。这里村庄山地海拔约1200-1300米,年最高气温在28℃30℃,年最低气温在-6℃~-8℃。
黄氏移民迁入陈山村后,在白水漈山谷搭架建棚,垦荒种植一种叫青黛(蓝靛)的染料植物。其时,沙县城内茶叶大兴,而染料生意渐趋萧条,因此在青黛园内间种茶树,发展茶业生产。开始可能先加工“沙县工夫”,后因环境所致创制品质独特的“红边茶”。沙县茶叶大兴初时,产地多集中在近城及沿溪周边的中低山区域,由于白水漈茶叶产在高海拔区域,品质优异,花香突出,所以外销高档茶都要等高山茶下山后再拼配装箱。
茶山:沙县三元多有半野生茶
我们先考察茶园茶树,村落不远处周边垄地及斜坡山中分布着许多栽培型的半野生茶,品种有水仙、政大、菜茶,还有许多性状不一、零星分布的“土茶”贸易需要的延续性影响,茶叶外形上仍然保留着沙县工夫红茶和闽北青茶的“条形茶”特征,这既传承了“沙县工夫”的特征,又与当时北苑茶、武夷茶对外贸易“条形茶”的要求相适应,又提升了茶叶内质香气。鉴此,当时的“红边茶”可能是闽南青茶到闽北青茶演变的过渡型青茶。
推荐文章:
炒青和碧螺春之间的区别
武夷岩茶手工制作全工艺!
乌龙茶那么多 我们该怎么来称呼它们呢
福鼎白茶发展历史之民国时期
龙井茶怎么泡才正确你知道吗?
淡而不薄是白茶,白茶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