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鱼集龙门下,登者化龙……”
二月初二“龙抬头”,又名“春龙节” “春耕节”、“农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这一天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传说,黄河上一个山口曰:“龙门”。因河床较高,水势冲泻而下,鱼类要游向黄河上游,很难越过龙门。凡鱼类能跳上龙门,就可以变成龙。
明代作家邱浚就有一对著名的楹联:“谁谓犬能欺得虎,焉知鱼不化为龙。”
现实生活中,虽难遇见鱼跃龙门,但在宜兴千姿百态的壶艺造型中,不难遇见来源于生活的惊喜。而“鱼化龙”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品,作为传统砂壶中的经典器型盛而不衰。
“鱼化龙”壶历史上都有多位大师做同一个壶形,但做出的壶还是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时代气息和个人风格,成为艺术上的“独一个”,只有这样,同一个壶型的不同作品才分别具有存在的传世价值。
同一壶形能生生不息地流传下去,它必然有一个多彩的发展过程,“鱼化龙”就是这样一把充满韵味的壶。
▲明末清初 龙戏海涛贴花壶
据史料记载,明末紫砂艺人陈仲美制作过“龙戏海涛”壶,但未有实物流传下来。有专家认为“龙戏海涛”壶就是“鱼化龙壶”,陈仲美就是“鱼化龙壶”的创造者。
但是,直到清代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经过邵大亨的精心设计,“鱼化龙壶”才成为一种成熟并广泛流传的经典壶形。后世许多紫砂艺人都曾仿制“鱼化龙壶”,然而没有几件仿制品在造型尤其是气韵方面能与邵大亨相比。
▲邵大亨 鱼化龙 香港茶具文物馆
清末紫砂艺人黄玉麟模仿邵大亨,但做了一些改动,后来他的“鱼化龙壶”取代邵大亨,成为“鱼化龙壶”的标准样式。
黄玉麟所制“鱼化龙壶”,砂质温润细腻,紫里透红。壶里饰云浪纹,生动和顺,舒展流畅;鱼、龙、云浮雕饰与壶身浑然一体,刻画精细,出神入化;作品整体风格奇巧俏丽。肩部前后有双穿孔耳环装配铜质软提梁。
▲玉麟鱼化龙
在相当一个时期制“鱼化龙壶”的明家中,做软耳提梁的只有黄玉麟一家。但也发现有的“鱼龙化壶”,艺术家的风格是黄玉麟的,却打着邵大亨的款,这说明它们既不是黄玉麟制的,也不是邵大亨制的,应是民国时期的制壶高手做的。在当时人眼里,邵大亨的壶比黄玉麟名气大,于是就打了邵大亨的款。
黄玉麟之后,清末民初的紫砂艺人俞国良也擅制“鱼化龙壶”,形势与黄玉麟的几乎相同。当代苏州著名作家陆文夫就藏有一把俞国良的“鱼化龙壶”。
▲俞国良 鱼化龙
继邵大亨、黄玉麟、俞国良后,近代紫砂名家范大生,现当代紫砂名家朱可心、汪寅仙、何道洪等都是制作精美的“鱼化龙壶”,才使得这一经典壶型得以延续和发展。
▲范大生 鱼化龙
鱼化为龙,有吉庆高盛、金榜题名之寓意,蕴含着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理想,鱼化龙向世人传递的不仅有无限美观的外形和温暖的情感夙愿,更有人类思考的力量。它完美地突破了传统紫陶器皿制作既定的“非圆即方的”的桎梏,因而更具备高雅的艺术审美。
推荐文章:
20把壶,能认识3把,你就是高手
他是中国最“吝啬”的画家,不肯为壶书
10把顶级紫砂混方器,带你体验极致方圆
坐着“玩”泥巴,就玩出了天价?真没你
远离病毒,老白茶要这么喝!
季益顺大师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