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新人up呀~你可以叫我小空同志;是一个热爱历史的初二学弟。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不妨来一点支持关注and三连哟~
当然,我还是初二的小生所以说有错误的地方请各位提出来,我一定会改正滴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来了解一下唐代的茶文化——
一、茶的发现
我们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茶被人所知约是战国时代。《尔雅》中已有“槚,苦荼”的记载。而尔雅成书在战国或两汉之间,上限不早于战国。此处的荼即指茶——《说文解字》中有“荼,苦荼也。从艸余聲。〖注〗臣鉉等曰(指五代末北宋初两位文学家徐铉徐锴):此即今之茶字。同都切”的记载。因此我们不难判断古人对于茶的认识和品尝不早于战国。至唐朝饮茶的方法和文化发展得比较成熟。
我国饮茶法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两汉至隋的粥茶阶段;唐至宋末的末茶阶段;元后的散茶阶段。唐处于第二阶段,这算是一个承上启下“过渡阶段”。我们既可以从这“段”文化中得知前朝的习俗,也可以窥见后代发展的影子。
二、简述不同的饮茶法
首先,唐流行的末茶法是指先将茶叶初步蒸煮,捣碎,然后去除水分,再和淀粉一起混合,做出茶末。步骤极其复杂,并且有详细的规定。唐“处士”陆羽把这些有关茶的起源、生产历史、生产技术、饮茶技艺等等汇成《茶经》。此书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研究茶文化的重要资料。他本人则被誉为“茶圣”。
唐后期还兴起了一种“点茶法”;它先在茶瓶煮水,再把依上述方法制作的茶末置于茶盏,最后将沸水点向茶盏。此法形成于唐而兴盛于宋,后成为宋人饮茶最流行的方法。
元后,散茶法普及十分迅速。制茶法由先制成茶饼再碾碎变成直接将采下的茶叶沥干烘烤,饮茶时再将茶叶冲泡直接饮用。这种制茶饮茶法也一直沿用至今,无异于现代人饮茶。
综上,我们知道了唐代处于一个从“粗犷”饮茶到“精细”饮茶的过渡期。此时的饮茶法不会瞬间就变得不同,变得细致;也不会马上就脱离前朝旧习。但这个过渡时期改变了饮茶的方法,对饮茶之风的普及确是举足轻重的。
三、唐人的饮茶风气
(一)唐人饮茶的普及。陆羽《茶经》中说:“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域间,以为比屋之饮”,这说明饮茶之风是兴于唐的。在此时,茶已经从文人官员的宅中转移至平民百姓的炊灶上了。长庆年间的宰相李珏曾说“茶为食物,无异米盐”,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中唐过后,茶成为了家常的饮品。
(二)饮茶的方法的简化。略读《茶经》我们可以从陆羽的语气和他所说的要点中发现唐人不大重视制茶和烹茶的过程。这种情况放到现在依然适用于现代人:我们往往只知道茶是何物,茶之味:却忽略了亲自体验制作、烹茶的乐趣以及雅趣,更有甚者连茶文化的根本都“一问三不知”。这绝非是我们想看到的。
当时属最高之列的宫廷茶具制式。其中出土了最早的国产玻璃茶具:玻璃茶盏及茶托。此件古玻璃是铅钡玻璃,铅钡玻璃是我国古时烧制唯一一种玻璃。通常铅钡玻璃透明度差,但是此盏却是极其透明的。虽不及现在的钠钙玻璃美观,但就其铅钡玻璃烧制工艺来说已是相当出色的了。现在我们所见的茶具瓷器居多,唐时的玻璃茶具更少之又少。可见唐时皇家对于饮茶很重视。
(三)商业中的茶文化。在民间,尤其是商人们更将陆羽神化为“茶神”。在国家博物馆中藏有一件五代时期的陆羽瓷像。孙机先生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中曾考证过,将陆羽神化的现象自唐代后期出现。茶商会在茶灶之上供奉神像,生意好时祭祀,不好时以开水浇烫;买茶具到达一定量时会将神像赠出。
而在此同时,繁复的制作工序以及饮茶方式也限制了茶在底层社会的发展和推广。在条件较好的上流社会制茶煮茶就会相对考究;而农民工人所制所煮的茶也就会相对粗陋些。这就能解释为何在两汉时期已经有了饮茶之道而在唐时才兴盛起来。
茶在底层社会的发展和推广取决于经济条件。而唐时城市商品经济处于成长的胚芽时期。长安、洛阳、苏州、扬州、成都、广州等是一定地域内的商业中心。唐朝的交通在当时世界上是十分发达的。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交通干线遍布全国。从人口和纳税数字来看:唐代宗广德二年全国有2933125户,约一千六百九十万人;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全国有2375400户,约一千五百七十六万人(中唐时期的人口数量)。而此年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饮茶之风才能更好地在民间发展推广。
茶文化也在人们生活各方面激起了浪潮,茶的影子照在唐史上:怀素《苦笋帖》提到了茶;唐诗中写到茶的数不胜数;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僧们把茶籽带回日本等等。可见茶文化对唐人的影响是不浅的,甚至影响到了邻国日本。
另外专供饮茶娱乐的茶馆最早正式出现在唐文宗太和年间。因唐中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随着陆羽《茶经》问世,茶馆不仅南方地区迅速普及,还开设在北方城市。由此可以看出茶对于各阶层影响之广泛和民众对于茶的需求度。
四、浅谈唐代饮茶风气广泛推广的思想根源
唐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更是一个当时的亚洲文化的中心。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更是一视同仁,获得了各民族的巨大反响。因其开明的对外政策,都城长安有许多的外国人:城中外国商人、外国僧人、遣唐使、留学生总数不下3万人。可以说当时的社会风气是非常开放的。所以我认为,唐代的社会风气是开放平等且兼容并蓄的。
再说唐的生活节奏对饮茶方法的影响。有人可能认为唐人“享受”半天工作制,拥有繁多的假期以及数不胜数娱乐活动就下定论唐代的生活节奏慢而轻松舒适的。但我们要注意地方官员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到中午会食(即用餐)的时候,再从傍晚时分工作到黄昏时分,中央官员仅有前者,且幕府官员更为辛苦。这样漫长的工作时间需要把娱乐活动的时间尽可能的压缩,使原来繁琐复杂的饮茶法不断精简,这促进了饮茶法的简化;另一方面开放的社会风气也利于茶被各地各族吸取、接纳、改良。
五、其他时代饮茶法的演变
在前文提到过饮茶法的演变分为几个阶段:两汉至隋的粥茶阶段;唐至宋末的末茶阶段;元后的散茶阶段。末茶阶段前文已述:在开放平等的环境中对茶进行了精简,吸取前人的精华,除去过于繁琐的步骤,并在民间推广。
(一)粥茶阶段
在两汉至隋这段时间,人们初识饮茶。此时饮茶就像饮粥;《茶经》中对这种茶粥的描写是这样的:“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这种饮茶法是被陆羽厌弃的,因为它破坏了茶本身的清香,而粥茶的味道可以说与后来的茶味道大不相同。同时,我们应注意盛行于唐时的末茶法非唐时原创,在晋、这种末茶法已经有了雏形。当时人们已经碾茶成粉,做法细致,与一开始的茗粥不同。这让茶被贵族富人所接受,所以茶才能被上流社会接受适应。
而在这个时间段里,社会风气又是怎样的呢?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所以说汉的社会风气还是比较“温良恭俭让”的;与汉时相比,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大变,此时贵族的生活十分腐化,官员贪污,大部分的帝王不是昏庸无能,就是过于幼小,以至于皇权不在皇帝手中,以至于晋末时的皇帝想要改变却无力回天;此时士大夫因生不逢时而精神郁闷,整日躲避现实。各朝的名士们也都以其为榜样,不关心世务,认为这样才是最高境界。于是统治者醉生梦死,士大夫痛苦迷离,千万农民只能在生死线上挣扎求生。在这种情况下茶推广和普及的脚步被拖慢了许多,甚至停滞不前。
另外此时茶的被饮用的对象大多是士大夫群体,他们终日闲散,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以及充分的理由做那些他们所认为的清闲雅事,此时的饮茶法必须要符合他们的需求以及理念,而煎茗粥的过程、方法都和他们的精神理念有契合之处,在出现末茶法雏形的时候,茶的外观也被他们所赞扬,故而茶能在上流社会的各府各宅之间游走发展。而被上流社会人士所推崇的饮茶法并不能被劳动人民所接受,且前文提到外在原因也并不能让茶很好的进入底层社会。所以茶文化在此时也只能在上流社会间流行,我们见到的名人关于茶的逸事也多见于此时。
(二)散茶法
元后最流行的饮茶法是散茶,元朝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蒙古人原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想要适应这种游牧生活,就要发明出一种更加便捷、简单的饮茶法,于是散茶法因运而生。明清时期的饮茶法继承了元的散茶法。明早期就已经摒弃了末茶法,末茶法要求制茶时把茶揉成茶饼,而在明洪武二十四年时规定了禁止揉高级的茶饼,于是末茶法随着各种茶饼消逝于历史长河中,以至于清代也未曾恢复。直至今日,我们所饮的茶都是散茶了。
另外,明实行海禁政策,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元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农业没有前朝发达,但元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前朝繁荣。有扎实的经济基础,茶才能更好地在民间发展推广。在明清时期,茶的推广任务做的不错,之后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发展完善茶的各种工艺,但是在一向守旧没有创新的社会风气下这项任务完成的并不尽善人意。
还有一点,元人的生活足食丰衣,对外交往频繁。元大部分时间里人们过着高质量的生活:《草木子》中有记载“元惠民有局,养济有园,重囚有粮”,这无疑推动了茶的发展。明初,太祖朱元璋重视农业,轻视工商业,但明中后期弃儒从商,重视工商业。明清时期有多方面的力量影响着茶文化:明清的科举风气异常糟糕,内容、形式不落前人之窠臼,我认为这也是为何明清的茶文化几乎没有创新的原因之一;明清的经济较前朝发达,人口增长迅速。因条件与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改变,社会风气日益崇尚奢靡。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导致国库空虚、地方财政拮据,人民没有充足的积存,此时茶随同没落的王朝在历史的黑暗隧道中摸索,尽管他们危在旦夕,最后也靠着妥协让步暂且存活了下来,直至今日。
另外明清时期的茶馆发展成为了大型的大众娱乐场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们对各种娱乐生活的需求愈发强烈,因此茶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形式、功能愈发多样丰富。
六、茶盏与茶
(一)粥茶阶段
由于此时饮茶法特殊,此时的茶盏较大,便于直接于盏中煎茶。考古发现中最早的茶托出现于晋,其设计初衷是防止手烫伤,这也与饮茶法相契合。
两汉时,茶盏用陶器和原始瓷;出现瓷器后便用瓷。茶被人初识时瓷器还属于原始瓷且烧制青瓷多,以越窑为最佳。此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器皿高,因为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直到晋北方民族内迁时给中原的汉人带来了高桌高椅,以便于器皿的使用,这些置于桌上的器皿不断缩小。于是我们会见到秦汉较大的酒器茶瓯,而晋后的杯盏趋于细致精细。
六朝以后,瓷器烧制工艺愈发精进,分为南方产量高的青瓷和北方淳朴的乳白色瓷器。白瓷在此时相当珍贵,所以以烧制青瓷最盛的越窑一时受到很多追捧,宗教盛行时还被视为高雅脱俗的象征。
(二)末茶阶段
在前文反复提及到的陆羽《茶经》中有“碗,越州上”的记载。其原因是因为越窑出产的青瓷能掩盖、遮蔽茶的缺陷,突出茶汤之美,其次茶瓯口径小、瓯壁直、瓯浅而口阔,使用体验好。另外其色温润近人,与君子的品质相近,所以越窑青瓷才能备受欢迎。然而青瓷却在唐后渐渐衰落,这是因为宋时大兴点茶、甚至兴起了斗茶活动的风气,茶的品种也与唐不同,所以使用的杯盏也会有所不同。
说宋的饮茶文化必定要说到蔡襄。其《茶录》中明确地说到“茶色贵白”而且“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甚至宋徽宗《大观茶论》也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使黑瓷一下成为选择茶盏的最高标准。汉一开始烧制的黑瓷少,而且黑瓷瓷胎质地本不细腻、釉色也过于深重,更不符合先前的茶色,所以不被贵族皇室所重视,一直作为民用器皿使用。
黑瓷能够让使用者很好的欣赏汤花、比例整体呈口大足小之势以便于点茶操作,于是成为了点茶的理想器皿。另外上文提到的玉毫(即紫毫)盏有很强的立体美感和视觉冲击,而且紫毫笔本来就非常珍贵,所以宋徽宗极力推崇此种茶盏。
如果说宋贵族皇室的选择是高贵的黑瓷,那么文人雅士的选择便是简洁、清和、洗尽铅华的天青色柴窑(汝窑)。柴窑的考古资料稀缺到了极致,这里暂且不论,但是光从清雅、高洁的象征意义来说,这一点就会受到文人雅士的钟爱了。可蔡襄直接说“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尽管宋人日常饮茶并非只认建盏黑瓷,青瓷也依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
(三)散茶阶段
到了游牧民族所统治的元,元人尚白,于是他们将浮梁瓷局—全国唯一烧制贡瓷的官方机构设置到了主要烧制青白瓷的景德镇。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是一个重要的茶集散地,所以我认为元人设置的原因也不只是因为其烧制的白瓷,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顾及到茶。此时建盏黑瓷仍然存在,但已经随着点茶的没落而衰落了。另一方面景德镇研制出了卵白瓷,为明清的瓷器打好了基础。元人一开始的瓷器大而奢华,缺乏雅韵。到了明代才渐渐的淡雅而有气质,才被汉人接受。
而茶盏在此时愈发精细且为使用者考虑。改变明人茶盏审美的朱权所著《茶谱》提出茶盏“饶瓷为上”,饶瓷即景德镇白瓷。而明后的建盏只有被收藏把玩的意义了。文人抛弃斗茶的建盏,使用白瓷盏,且以小为贵。“茶性俭”“性洁不可污”,契合文人思想,于是他们把茶神圣化,清时才重新回到寻常百姓的家中,形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民文化。
另一方面在唐以后,酒杯的发展开始影响到茶盏,明人提倡用酒杯饮茶,于是茶盏开始改变。人们津津乐道的鸡缸杯、压手杯都是原来的酒器;原来的茶瓯茶盏后来才叫茶杯(杯原是酒器之称)。同时,还有人提倡用壶泡茶,茶盏也顺理成章的越做越小。
综上,我们可以通过茶盏的变化感受到中国历史社会的审美的改变。
七、结语
茶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进入了佛教领域,成为了僧众修行的一种方式;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有它,北宋的岁币里有它;它让“商人重利轻别离”;它更走向了其他国家,多多少少影响着当地的文化商业农业手工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成为我国和外国的一个交流沟通的渠道载体,例如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的茶文化受到了许多我国南方饮茶习俗的影响。
我们从各朝各代茶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来一个不变的道理:社会发展塑造着文化,而文化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我们塑造我们的工具,然后我们的工具塑造我们”。
在中国历史中,茶对各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它更渗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现许多人的生活。我们也应善于利用“我们塑造的工具”,让这个“工具”给我们带来更美好且更精彩的未来。
好了,就说到这里,各位,记得关注and三连嗷
推荐文章:
玫瑰花茶的泡法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一次泡几朵
恋恋奶茶小铺配方
黑茶的功效与作用
经期可以喝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