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馆(自适应手机端)

信阳,又是一年毛尖绿

小茶馆 0

春茶中的特级信阳毛尖外形匀直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有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毛尖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

以往,信阳毛尖茶分为特级和一级至十级共11个级,其中特级又分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余每个级再分为5个等,每个级的“级中”设置级别标准样。随后稍作简化,改为特级和一至八级,共分43个等。到1995年,进一步简化了信阳毛尖茶的级别,只设特级(分为特二和特三)和一级至四级。

清明前的茶喝起来清新不苦涩,汤色明亮不暗淡,加上产量极少,因此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手工制茶更为珍贵。

其实茶和人一样,滋味性格与那方水土密切相关,喝茶也就是去辨别和品味那方山水的味道,这也是我们一定要亲自去看看种植环境的原因。

三峡毛尖的产地位于北纬30度,拥有峡江气候的花果山村,这里海拔800-1000米,终年云雾缭绕。足足等了300多天,今年清明前,我们再次踏上了这片三峡茶园,只为跟你们分享这一年一次春天的鲜嫩滋味!

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茶梯”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泛着翠绿的茶芽显得格外诱人,沁人心脾的茶香让人陶醉,仿佛一呼一吸都感到负离子在活跃跳动。

茶园里除了茶树,还种有桃树、银杏、桔树……一年四季茶园都芳香弥漫。

“烹煮黄金芽,不取谷雨后”。绿茶讲究一个鲜字,而春茶则是一年中尤为鲜爽的好茶,为了保证茶芽的鲜嫩,必须赶在清明前采摘第一波嫩芽,采摘时间不足一个月。四月中旬后,即便是同样的手艺,也只能算作“炒青”,不能再称为明前毛尖茶。

历经了一个冬的涵养,茶叶储存了丰富的能量,加之持续保持低温状态,消耗少、无虫害,茶叶未受到污染。因此明前茶的口感和品质都是其他季节的茶无法媲美的。

采摘的茶叶还要经过人工层层筛选出老叶、坏叶,如此费心劳力,只为这明前的一口珍味。

好的明前毛尖,借天时,也靠人和。鲜叶隔夜会凋萎过度,所以当地茶叶都是当天摘收,当天炒制。

不管在温度还是时间上,都极其考验茶工的炒制技艺。缺一点火候,少一分精细,就成不了极品。

如今的茶园都用煤气灶或机器代替传统手工来节省时间和成本。

鲜叶必须当天摘,当天炒,来保存茶叶的鲜活。用木柴热锅,极为讲究火候,先烧到三百多摄氏度,回落到两百多摄氏度,鲜叶才下锅。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快速提升茶的香味和浓度。火候或过或欠,都会导致茶色不佳、茶叶不成型,接近两百度的高温下,鲁师傅不戴手套炒茶,看得我们心里一惊。

用手掌心揉、团,力度速度全靠经验,抖、搭、推、甩、压、抓6道精细工序,行云流水,不能超半个小时,还得根据茶叶的情况,适时调整手上力量,极考验手眼功夫。

锅不烫手,轻炒慢干。必须用木炭,不可用明火,一般要两道烘干,一次40分钟。只有烘干的彻底,才能让香气高、味道好、更易保存。

茶叶成型的最后一步。将两次干燥后的茶叶继续放回锅中小火单手慢慢打磨,使水分小于5%。直至茶叶细直圆润,芽头坚细,显露出白色绒毛,手捏有噗噗声。

炒制好的茶叶晾冷之后,还得筛去茶末、簸去碎片。一锅茶叶的粉末标准不超8g。

整个炒茶过程一气呵成,4万片鲜叶经过3个小时的炒制,浓缩成8两不到的成品茶,使得本来产量就低的明前茶愈加珍贵。

捧起一吸,那种自然的清香能沁到你的心坎里,将它与普通的茶相比,一眼就能看出差别。

用热水泡开后,杯子里的茶叶,像伸了个小懒腰,逐渐舒展开来,犹如一场“茶之芭蕾”,在春日悠然绽放。

凑近杯口,闭眼细嗅,茶香从变柔软的叶片慢慢吐出,清新、淡雅,滋味鲜爽回甘,味香持久,像极了春天新鲜的雨露气息。

我们现在上的三峡毛尖都是今年采摘的新茶,冲泡后明亮的茶汤上会有白色的绒毛,可别误会它是茶叶里的杂质,它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叫做“茶毫”,这是明前茶的最佳表现。


推荐文章:
乌龙茶那么多 我们该怎么来称呼它们呢
龙井茶怎么泡才正确你知道吗?
福鼎白茶发展历史之民国时期
武夷岩茶手工制作全工艺!
炒青和碧螺春之间的区别
淡而不薄是白茶,白茶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