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挑担茶叶上北京原唱何纪光
《洞庭鱼米乡》是一首由白诚仁编曲,叶蔚林作词,何纪光演唱的,阐述湖湘文化历史的歌曲。创意阐述湖湘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绚丽多姿,极富魅力,具有鲜明区域特征和文化个性,成为中华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近百年来,随着一大批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杰出表现,湖湘文化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和肯定。
2. 挑担茶叶上北京原唱姜嘉锵
准确的讲,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各具特色。
姜嘉锵:歌声辽阔,情绪饱满。代表作有《挑担茶叶上北京》《草原恋》。
李双江:歌声亮丽,吐字清晰。代表作有《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
3. 挑担茶叶上北京原唱及歌词
方言歌曲有:
(一)东北民歌;1.郭颂演唱的《乌苏里船歌》《丢戒指》等。2.徐桂珠演唱的《摇蓝曲》。
(二)湖南民歌:1.何纪光演唱的《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2.叶毛演唱的《浏阳河》。
(三)山东民歌:1.韦有琴演唱的《沂蒙山小调》。2.王音璇演唱的《谁不说俺家乡好》。
(四)湖北民歌:姜亦亭/陈莹演唱的《龙船调》
(五)江苏民歌:刘金娥演唱的《茉莉花》
(六)山西民歌:贠恩凤演唱的《五哥放羊》
(七)陕北民歌:冯健雪演唱的《赶牲灵》。
4. 挑担茶叶上北京原唱何继光现场版
六七十年代的经典红歌原唱有郭兰英的我的祖国,绣金匾,才旦卓玛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李双江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北京颂歌,再见吧妈妈,胡松华的赞歌,何继光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关贵敏演唱的驼铃,李光羲演唱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
5. 挑担茶叶上北京歌谱
民歌按体裁可以分为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小曲)。民歌是每个民族的劳动人民传统歌曲,现在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的方式歌唱。
一、号子(劳动号子)
1、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它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可以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2、号子对于生产劳动有着实用性和艺术表现性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并指挥集体劳动,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另一方面,号子也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号子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大体可以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和船渔号子。因各地区生产特点不同,号子又可分为开山号子、爬坡号子、插秧号子、榔头号子、入囤号子、夯号、打桩歌、辘轳歌等多种形式。
4、号子的特点:
(1)音调粗犷有力,常用一领众和、领和交替的演唱形式,从而加强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情感交流,保证行动的一致,提高劳动效率。
(2)有着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定、有力、粗犷、豪迈的音乐风格。曲式结构简单,音乐句式较规整。
(3)节奏较为固定,音乐节奏来源于劳动节奏,律动感强。
(4)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众合者的唱词多为力量型的衬词。
二、山歌
1、山歌,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人们上山砍柴、田间劳动、山野放牧或行脚、小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
2、山歌具有在个体劳动中咏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娱自乐等基本特征。一般来说,这种广义的山歌概念更有助于我们对山歌体裁艺术特色的理解。
3、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一般山歌在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田秧山歌常用于插秧、车水等劳动中,主要为了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互相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
4、山歌的特点:
(1)声调高亢嘹亮,常用上扬的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感情。
(2)节拍、节奏较自由(即便主体部分节奏规整,也往往在乐曲起始部分增加一个呼喊)。
(3)旋律进行起伏较大。
(4)乐段结构较为简单,上下句结构的较多(南方有一部分五句子体的),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
三、小调(小曲)
1、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2、小调的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中国大多数地区。其中,又以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长江下游的江苏等地在数量和品类上更具有代表性。
3、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特别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娱乐嬉戏、自然风光、生活知识、民间故事等。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调又可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大类。
4、小调的特点:
(1)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其次为对唱和一领众和等。
(2)多数属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多侧面、较细致的陈述内容。为适应多段词的需要,其曲调则概括、凝炼地表达某种情绪。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
(3)曲调细腻、婉柔,表现感情细腻曲折,表现手法多样,较善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
(4)歌词格式多样,加上衬词的丰富多变以及格律化,因此小调的曲式结构较号子、山歌更为成熟且富于变化。
6. 挑担茶叶上北京原唱60年代
1、《水手》:在1992年造就了海峡两岸普天同唱的奇观。《水手》的社会性、群体性和人文性都十分浓厚,而郑智化身残志坚的形象,也借着这首歌为人熟知并喜爱,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化哥就不能不提这首《水手》。
水手也成了郑智化的经典成名曲目,歌曲悠扬婉转,铿锵有力,催人奋进。这首歌成为十几年来最为流传的励志歌曲之一。
2、《朋友》:谭咏麟最为经典的歌曲之一,在谭咏麟和成龙主演的电影《龙虎兄弟》中被用作插曲。
这首歌是日本作曲家芹泽广明为他创作的一首歌,当时谭咏麟也在日本发展,同时发行日语和英文专辑,《朋友》英文版名字叫《friend of mine》,收录在他1986年在日本发行的专辑《Thunder Arm》中。
3、《明天会更好》:1984年,非洲埃塞俄比亚大饥荒爆发,为援助饥民,迈克尔杰克逊创作了一首《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邀请一众歌手共同发起公益演唱,1985年,正值台湾光复40周年,1986年又碰上“世界和平年”。
罗大佑便效仿杰克逊这种群星合唱的形式,创作了《明天会更好》,邀请到张艾嘉、李寿全等60位华语歌手一起录制歌曲。
4、《红日》:李克勤,在70后的青春里一定有《红日》这首歌曲,“命运总是颠沛流离,命运总是曲折离奇”帅不过刘德华,红不过张学友,唱功却非常了得的李克勤。
在乐坛摸爬滚打多年之后,终于凭借一首翻唱自日本的歌曲《それが大事》《红日》大红大紫,成功跻身香港乐坛五大天王之列。
5、《一生所爱》:卢冠廷,
当年《大话西游》第一次上映时,很多人都不认可,多年之后,这部电影几乎成为中国被谈论次数最多的经典作品,无论是演员还是故事无不为人津津乐道。《一生所爱》作为其中的插曲,一次又一次的被翻唱,重编。
这首歌由卢冠廷夫妻档共同创作。在卢冠廷创作《一生所爱》之时,刘镇伟称这段爱情是五百年都没有结果的,卢冠廷整个鸡皮疙瘩就起来了,晚上回到家旋律就出来了。而唐书琛创作时,也是被“五百年的爱情苦海”所打动,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创作。
推荐文章:
中国十大名茶排名(2022中国最新的茶叶最
花雅忆轩茗茶叶多少钱
碧螺春课文主要内容简介
荞麦茶能治甲状腺结节吗?
黑茶上市时间(黑茶出现时间)
铁观音怎么泡 你都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