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馆(自适应手机端)

醒茶之音|返青是乌龙茶的非战之罪?

小茶馆 0

喝茶的人多数遇到过这种情况:茶叶刚买来时香甜顺滑、妩媚多姿,而存放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来品饮,却出现了一股先前所没有的青草气味,喝起来也夹杂着青味与涩味。好一些的情况,那种青草味道会在两三泡之后逐渐转淡,不甚影响后续的品饮;而严重时,却俨然有种行走在割草机工作ing的绿化带、并现场吃草的感觉,让人不禁发问:这是在喝茶呢还是在喝草呢?

没错,遇到这种情况就说明茶叶返青了!

现代人清饮茶叶,所不同于蔬菜汁者,是茶树鲜叶经过了一系列或繁或简的制作工艺,逐渐由树叶蜕变为了适宜的饮品。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便是去除茶叶作为“树叶”的特性。所谓“返青”,通俗地说,便是茶叶没有按照预期稳定在其作为茶叶的状态,而是返回到了其作为树叶的状态,产生了更属于树叶的味道:青、涩、生味等。

乌龙茶可以不返青

在各大茶类之中,较容易出现返青状况的便属乌龙茶了。而乌龙茶之中,又属焙火度低、或没有入火的清香风格乌龙茶最容易返青,返青之后也最容易被发现。好茶来自天、地、人、技的完美结合,在理想状态之下,茶树鲜叶一旦经过千锤百炼、浴火重生,蜕变为茶叶,便不应该倒退(哪怕部分倒退)到树叶的状态,然而实际情况却大不相同。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的乌龙茶都会返青,所不同的只是返青时间的早晚与返青程度的轻重而已。

茶树鲜叶

茶叶市场对待乌龙茶返青有两种主流态度:一种是对返青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在销售环节保证“我们的茶不会返青”,实际情况却是食品一经售出,依法谢绝退货:如果返青了,肯定是你存放造成的问题,与茶无关。另一种是直面问题,告诉消费者返青是茶叶存放一段时间之后正常出现的状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它最美的时候把它喝掉,不要等到返青。前一种掩耳盗铃、指鹿为马,自然不足为患,后一种态度虽不应苛责,但毕竟也有找理由、推卸责任之嫌。

从喝茶到做茶也有十余年了。对于乌龙茶返青的问题,我始终认为可以透过工艺的把控来解决。从我个人的实践经验与这些年对多款茶样的追踪来看,那种认为乌龙茶不可能不返青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虽然完全不会返青的乌龙茶少之又少,但不能因为少而磨灭它们的存在。就我个人手上的存样来看,各大主产区的乌龙茶,在原料、工艺、存放(自然存放,非真空、非冰箱)得当的前提下,都有不会返青的情况。

红汤?绿汤?与返青无关

市场上对乌龙茶会不会返青的“主流”判断,一般认为茶汤偏红的熟度高,不会返青;而偏绿偏白的则是青未做透,必须冷藏保存,否则容易返青。也有人从工艺的角度企图解释返青问题,例如认为有的武夷岩茶之所以焙上高火乃至伤火,目的在于稳定茶质,避免返青。甚至以此反推现在的武夷岩茶为了留下茶之真香本味,焙火相对适中,所以返青也成了应有之义。

炭火焙制

当然了,不恰当的高火(实际是伤火)容易使茶内质尽失,失去了活性的茶了无生意,自然也没有返青的本事。而主张返青正常的“原罪论”者,无疑为市场上许多工艺不到位的大宗茶找到了下台阶。

事实上,茶汤的“红”或“绿”与茶青是否做透并无绝对关系。“红”不一定透,它有可能是闷出来的积水红或死青红;而“绿”也未必等同于茶叶没有脱青,有可能是茶树品种、青房的温湿度或工艺使然,让做透了的茶叶色泽黄绿,却未见发红。

就我曾经追踪观察过的茶样来说,有一款号称传统的铁观音,茶汤金黄、叶底三红七绿,十分标准,然八个月之后,在没有破坏其真空状态的前提下,茶返青了。反而是另一款来自台湾的高山乌龙,叶底黄绿黄绿的几乎未见红边,自然常温存放了三年,未见一丝青味,茶汤自带的梨皮香依旧。诚然,前者的红是做青时走水不畅遗留的积水红,这种红不仅存在于多数以“传统工艺”为卖点的铁观音,武夷岩茶也比比皆是。只是武夷山的焙工更好,能透过后期一次次的火功调整,让茶叶在焙制的过程中逐渐脱青,步入稳定。

当然,若是做青的基底不佳,仅仅靠“高火”来为做青不透“遮丑”,存放一段时间火味退去,青味尽显,还在以“此乃茶叶存放到某个阶段的自然吐青”为说辞,便也不美了。

返青与否重在做青

这么说,返青与焙火的关系就不大了吗?实际上还是有的。只是比起纠结于焙火,我更在意做青环节。焙火并非万灵丹,需要在良好的做青基础上才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实践出真知,从第一线生产的情况来看,一次次摇青—静置交织的做青过程,目的在让茶叶均匀走水、发酵、退去苦涩,让树叶变成茶叶。杀青是用高温钝化茶叶自有酶的活性,把香气、滋味固定下来。然而,杀青往往难以完全破坏酶活性,哪怕锅温高达260摄氏度,在茶叶水分的保护及时间限制的情况下难以真正杀透,尤其是木质化程度较高的茶梗更是如此。如果杀青之前做青未透,后期的技术处理又不到位,这种茶无疑要踏上返青之路。

茶汤金黄可以感受到胶质

青做透了的茶苦涩度低,叶底带有自然柔和的香气,而非生涩且略为尖锐的青气。焙火焙透了的茶,香气清晰纯正,充分提除咖啡碱等刺激性物质,饮之温润通透。当然,这与茶树的品种和生命状态也有关系,有些地方的茶就禁不起做,若强行为之,则青气与内质同归于尽,这类茶往往只能另辟蹊径,以“清香”的风格喧然于市。说白了,关键还得看茶做茶。

茶青做透、茶香入汤,再以合适的温度烘到足干,即使不在真空的环境里,茶叶的品质依然稳定。这时候的焙火,更多的是提升茶汤风味的作用,而非与前期的工艺缺陷过度纠缠,消耗彼此生命。当然,这样的茶也不需要考虑太多后期返青的问题了。

“不返青”其实是条高标准的线,也是市场上流通的多数茶难以达到的境界。但是,这重境界是真实存在的。放到商业模式上来说,一味强调高境界的茶,让市场的审美提高了,无疑是自断后路,毕竟便宜的大宗茶才是真正拥有利润空间的流通品,更何况好茶来自天、地、人、技的充分结合,门槛高,也难有产量。

乌龙茶的做青、烘干、焙火,三者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青做透了,即使只是烘到足干,哪怕没有入火,其品质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做青的工夫不到位,就算火焙得再高,也只是掩盖青味的一块遮羞布而已,火气一去,还是返出青味杂味。在生产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下,与其一再强调“青做透”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高标准,不如转移话题,让消费者在茶最美的时候把茶喝掉,花开堪折直须折,既有美美的意境,又能带动实际的消费效应,何乐而不为。

不过,作为爱茶之人,具有一点刨根究底的精神,尝试把问题真正探讨清楚,也是件有意义的事儿。

醒茶之音

醒茶是泡茶的第一个步骤。用沸水浇淋泡茶器,使之温热,再将干茶投置其中,让茶叶在蒸汽的作用下慢慢苏醒。醒茶时,温热的茶器、清脆的茶音、初展的茶香交相呼应,未尝先得触觉、听觉、嗅觉的多重感官体验,品茶的乐趣始于此。《醒茶之音》便得名于这美妙的瞬间。醒茶过后的茶汤滋味表现会更加醇厚、饱满。经验丰富的喝茶人,往往在醒茶的片刻便能有所初判,茶质良劣显露无遗。《醒茶之音》期望通过相对理性的实证性论述,如醒茶一般,唤醒美好,喝明白茶。

作者简介

陈重穆,北京大学博士,三联生活爱茶产品经理。深入茶山访茶、制茶12年,从事茶学教学4年,对时下流行的茶艺、评茶系统有所反思。冀望以茶为本,将“茶”更接近本真的面貌介绍给读者们。


推荐文章:
白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
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六大名茶
龙井茶冲泡贴士
这些红茶入门知识一定要了解!
什么是拼配大红袍?
秋冬温暖旅程,从一杯红茶开始